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九龙尖沙咀汉口道4-6号
骐生商业中心5楼02室
(近九龙酒店)
电话: (852) 3100 0555
传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专科周振权医生

蝶竇囊腫可引起眼部症狀和頭痛,甚致視神經或腦神經受損!

 

 

「平日工作十分繁忙的易先生,五年前也這是他35歲的時候,每逢勞累一天後,自覺右眼視力模糊,看什麼都像看不清。近兩年狀況似有逐漸加重跡象,一年前身體檢查,發現右眼視力確實比前下降了,但由於工作忙,又人到中年,就沒有跟進。不過,近幾個月,眼睛越來越不舒服,還會頭痛。再檢查發現視力大幅下降,並且眼壓增高。於是做了頭顱MRI和鼻竇CT電腦掃墓檢查,發現其右蝶竇腔內有腫物,擔心是惡性腫瘤,轉介耳鼻喉專科後確診蝶竇囊腫。」

 

 

 

蝶竇囊腫是什麼?

蝶竇囊腫屬於鼻竇囊腫的一種,由於發生在蝶竇,便稱為蝶竇囊腫。事實上,鼻竇囊腫是一種不易被發現的疾病,它一般沒有典型鼻疾症狀,在囊腫仍小時,甚致無症狀,但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各種各樣的症狀才會出現。蝶竇囊腫為鼻竇囊腫中較為少見,但它的危害性也較其他囊腫大。

 

 

蝶竇囊腫成因及症狀有哪些?

主要仍是竇口阻塞引起,竇腔內黏液因阻塞而積聚至竇腔脹大,竇壁的骨質被吸收破壞,放是囊腫向鄰近器官組織擴展,引起眼部症狀和頭痛,甚致視神經或腦神經受壓受損等症狀。

 

蝶竇囊腫的病人求診時,主要出現頭痛、頭暈、頭脹、眼睛脹痛,視力下降,複視,甚致失明等症狀。有的出現陣發性頭痛劇烈,同時有噁心和嘔吐情況。這些症狀都跟蝶竇有關,但由於缺乏鼻疾的典型症狀,以至頭痛病人常跑到神經內科求診,而眼部症狀的病人向眼科求醫,所以才易誤診及漏診。

 

以易先生情況為例,他右側蝶竇裏的腫物,由MRI和CT檢查顯示囊腫的可能性很大。蝶竇囊腫屬於良性疾病,囊腫也是緩慢生長,易先生的症狀如此重,主因是時間拖得太久了,右側蝶竇內的囊腫很大並且壓迫視神經,如果再拖延,恐怕有失明可能。

 

 

蝶竇囊腫治療方案

以鼻內鏡微創手術的方式,從鼻內進入,外面不留切口。手術以開放蝶竇為主,清理囊液,減輕壓迫。由於易先生的囊腫很大,視神經嚴重受壓,手術後視力問題能否解決難以預計。如果手術順利,能保持現在的狀態或部份恢復。

 

 

總結:蝶竇囊腫引起視力下降或複視的情況並不多見,拖延心態或只關注視力,而忽略查找病因,就可能誤診漏診而引致嚴重後果。

 

 

細小的病徵可以是嚴重疾病的先兆。若需協助,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篩竇囊腫可致眼球移位及複視?

 

 

「21歲的康仔,在沒有明顯原因下發現右下眼眶逐漸隆起,情況持續緩慢發展,之後視力出現問題,看東西時感覺有重影,尤其是望向左側時重影更為明顯。近一年來,康仔留意到右眼球向外移位,容貌大受影響。康仔求診後檢查發現,其右側篩竇內有巨大鼻竇黏液囊腫,隨即接受了鼻外側切開手術治療,可是手術後不久復發。康仔十分擔心能否徹底清除囊腫,還有再做手術傷口對容貌的影響。」

 

 

 

鼻竇黏液囊腫是什麼?

鼻竇黏液囊腫是鼻周、鼻腔和鼻竇囊腫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發生在篩竇。一般認為由於鼻竇自然開口被堵塞,竇腔內分泌物滯留造成囊腫,繼而發生骨壁破壞,囊腫向四周圍組織壓迫,引起各種症狀。

 

黏液囊腫發生在篩竇時,發病原因主要是鼻竇自然開口受阻塞、鼻竇黏膜腺體增生、鼻部外傷後骨痂增生,或篩竇過度發育和鼻部手術後遺症等。但本質上都是鼻竇自然開口受阻引起,篩竇囊腫的症狀主要出現在眼部。

 

 

鼻病問題怎麼會影響眼睛移位?

篩竇(Ethmoid Sinus)位於眼睛和鼻之間,並向則通往顱內。篩竇內側壁即為眶紙板,叫做紙板是因為眼框內壁就像紙ㄧ樣薄。由於破骨細胞的緣故 (破骨細胞(Osteoclast)是骨吸收的重要細胞,在骨發育、生長、修復和重建中起重要作用),骨質慢慢被壓迫吸收,將眼球向一側推擠,令到兩隻眼睛不在一個平面上,看東西就出現重影。

 

如果囊腫受感染可發展成膿性囊腫,就會加快破壞骨質引起併發症。入侵眼眶可致眼球移位、眼痛及頭痛、眼睛溢淚及複視。如果囊腫發生在蝶竇,眼肌麻痺或眼部感覺異常及眼痛甚致失明等。如向頭顱內生長,會壓迫神經而出現神經症狀。

 

 

篩竇黏液囊腫如何治療?

主要採用手術治療。手術有鼻外和鼻內兩種,目前首選鼻內鏡微創手術,優點是沒有面部切口,恢復快,不易出現手術併發症。康仔接受了鼻內鏡手術切除,造成眼睛壓力的因素解除,手術後三年,眼睛外形基本恢復,囊腫也無復發。

 

 

您正受鼻疾困擾嗎?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面癱跟中耳炎和白血病,有什麼關係?

 

 

「40歲的余先生近月發現左耳總是聽不清楚,耳朵怪不舒服,接著左耳開始流膿。余先生求診並服用抗生素之後,耳朵流膿的情況似有好轉,但左耳依然聽不清楚,聽力似乎沒有恢復過來。事隔幾天,他發現嘴角突然向左邊歪斜,而且有越趨嚴重的情況。門診醫生將余先生轉介到耳鼻喉專科,經過檢查後發現余先生左邊耳道內有大量膿液積存,當膿液清除後發現他耳道內段有新生物。余先生透露自己曾是血癌病人,患的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兩年前曾做化療,之後病情已完全緩解。他以往從未出現過面癱,也沒有頭痛頭暈、耳內出血或口鼻腔出血等情況。余先生很擔心,不知是中耳炎導致面癱,還是舊病復發,不知該怎樣辦?」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是什麼?跟面癱有何關係?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是一種發展緩慢的惡性腫瘤,主要影響血液和骨髓,它的特性是製造大量異常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會積聚在骨髓內,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白細胞也會循血液流動在身體各處擴散,對其他器官及功能造成破壞。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患者會出現貧血、容易出血及容易感染等症狀。雖然因白血病引致面癱的情況不多見,但也不能排除顳骨骨隨內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直接壓迫面神經,又或是白血病細胞直接侵犯了面神經,造成神經損傷導致面癱。余先生曾是血癌病人,雖說已康復兩年,但也要做常規血塗片及骨髓穿刺檢查,才能全面了解白血病的情況。

 

 

中耳炎會引起面癱嗎?

中耳炎及其併發症均有機會引致面癱,就以余先生的情況為例,他的面癱症狀是在耳內流膿後出現,確實有可能是中耳炎引起,不過他的左耳道內有新生物,這需要進行活組織檢驗和做CT電腦掃描後,才可以進一步了解面癱的病因。

 

 

余先生的檢查結果如下:

  • 顳骨CT電腦掃描檢查顯示,他的外耳道內段有新生物,乳突內間斷高密度影,意思是該區的密度比正常的乳突組織密度高,在CT影像上形成高密度影,即有異常。
  • 耳道內的新生物病理化驗則顯示,鱗狀上皮下發現大量異型的淋巴細胞,並已出現局部侵犯上皮的情況。
  • 血塗片及骨髓穿刺檢查顯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發生急性復發。

從檢查結果可判斷,中耳炎引致面癱,究其病因卻在白血病。

 

 

如何治療?

外科手術肯定不能做,化學治療又未能徹底消滅腫瘤,必須採取化學治療加放射治療雙管齊下的綜合治療方案。余先生的耳部做了兩次大劑量的化療,再加一個放射療程,療程完結後,左耳內的腫物完全消失,面癱情況也有所舒解。

 

 

如你或家人曾患白血病,現在又出現上述症狀,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鰓裂囊腫跟其他囊腫相似,容易混淆造成誤診誤治。該如何識別?

 

 

「多年前16歲的小玲頸前出現一鴿蛋狀的腫塊,同時有紅腫、疼痛,發燒症狀,後被診斷為急性甲狀腺膿腫,其後她接受了甲狀腺膿腫切開引流術,可惜之後症狀一直反復發作。最終找到病因才知道誤診了,其真正病因原來是鰓裂囊腫。」

 

 

 

上次我們說過鰓裂囊腫跟其他囊腫相似而容易混淆。今次就談談如何鑑別鰓裂囊腫、其症狀及危害,還有檢查及治療。

 

鰓裂囊腫或瘺管是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先天性疾病。鰓裂瘺管多在嬰幼兒時期就被發現,而囊腫則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期發生。因鰓裂囊腫病變形式多樣,容易誤診或誤治而復發。

 

鰓裂囊腫症狀

鰓裂囊腫生長速度緩慢,主要症狀是頸或腮腺部位出現腫塊,若受感染變大,感染受控則可細小。鰓裂瘺管主要症狀是頸側胸鎖乳突肌前有孔,擠壓時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溢出。

 

鰓裂囊腫若受感染而破潰,除會在皮膚上形成瘢痕,感染擴散影響頸部周圍組織及神經時,可致患者出現面癱。有的病人因反覆感染,經過多次手術仍復發,導致病區出現瘢痕黏連,導致之後治療難度大大增加,反復復發也令病人十分痛苦和焦慮。

 

 

鰓裂囊腫檢查

CT電腦掃描、MRI磁力共振影像和超聲波檢查,均有助準確定位囊腫、病變範圍、體積大小、有否受感染、與周圍組織結構的關係等等都能準確診斷。如屬單獨的囊腫或合併囊腫的瘺管,可以利用針吸穿刺術,抽取囊內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如發現有鱗狀上皮及其角化物或柱狀上皮,即可判定為鰓裂囊腫。

 

 

治療鰓裂囊腫

  • 目前頭頸外科切除手術是唯一有效治療方法,關鍵是徹底而又完整地將囊腫及瘺管切除,因為鰓裂囊腫很容易復發,如果未能徹底清除,就很難根治。
  • 對於急性感染或出現膿腫的病人,可先排膿,待感染受控後再手術切除。
  • 對於那些無症狀的患者,則可只作觀察,不作治療,待有症狀出現時,可及時治療。
  • 對於獨立囊腫,手術時要將整個囊腫完整切除,切忌弄破囊腫,若有破裂必須將周圍的筋膜等結締組織一併清除,並充分沖洗創傷面,避免上皮組織殘餘。
  • 對於瘺管或囊腫合併瘺管者手術有其難度。關鍵仍是徹底清除全部上皮組織,包括囊壁及內外瘺口等細胞組織。

 

 

頸部出現腫塊嗎?不要拖延,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鰓裂囊腫手術切除後為何會復發?治療鰓裂囊腫方法有哪些?

 

 

「19歲的江小姐多年前左側下頜位置出現腫塊,多年來腫塊時大時小,每當受感染,皮膚會又紅又痛、發燒,但感染症狀受控後腫塊又會縮小,這個情況反反復復地發生。醫生說是鰓裂囊腫,建議她手術切除,可惜手術切除之後不到三個月又復發。無奈之下,她再次接受手術切除,但不幸地,今次同樣手術後不到三個月再次復發。醫生說還要手術,但因為腫塊靠近大血管,手術風險很大。聽到醫生這樣說,江小姐十分焦急,人也快崩潰了,畢竟已經做了兩次手術,現在再做手術,若再復發該怎麼辦呢?」

 

 

 

鰓裂囊腫是什麼?

鰓裂囊腫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因各對鰓裂未完全退化的組織發育而成,其症狀多以腫塊或瘺管的形式出現在頭頸部。根據其發生的位置,分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鰓裂囊腫。有開口的囊腫稱為瘺管,沒有開口的稱為囊腫。囊腫一旦受到感染而破潰,穿破皮膚也會形成瘺管。併發感染後會反復發作,難以治癒,手術切除是目前較好的治療方法。

 

 

第二鰓裂囊腫

耳鼻喉醫生為江小姐作詳細檢查

  • 觸診發現左下碩角後胸鎖乳突肌前有一約3-4cm腫塊,質地堅靭,沒有明顯邊界,腫塊皮膚表面有一小孔,有少量分泌物滲出,沒有膿液,若有可做細菌培養植化驗
  • 病人本身沒有結核病史,如有就要做結核杆菌塗片檢驗
  • 檢查口腔、扁桃腺及其周圍軟組織均正常
  • 喉鏡檢查咽喉部沒有發現異常
  • 頸部超聲波檢查則顯示,左頸部下頜確有3x4cm大小的腫塊,邊界不清,內部回聲不均,部份位於胸鎖乳突肌前部的深處,與頸鞘發生黏連

 

檢查鼻咽、鼻腔、口腔、口咽、喉及喉咽等部位,目的是排除頭頸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的可能。診斷結果為第二鰓裂囊腫,出現感染後會反覆發作,導致周圍淋巴結腫大而容易誤診。

 

 

治療鰓裂囊腫方法

對於鰓裂囊腫,治療仍是頭頸外科手術為佳,由於鰓裂囊腫容易復發,所以手術關鍵是將囊腫徹底清除,不能有任何殘留。而第二鰓裂瘺管來源於扁桃腺周圍,因此,手術時的位置可能較高。江小姐第三次手術切除後已五年過去,未有復發。

 

 

鰓裂囊腫跟其他囊腫(例如甲狀舌管囊腫、淋巴管瘤、腮腺囊腫、神經鞘瘤、頸淋巴結核、血管瘤、皮樣囊腫、脂肪瘤等)症狀相似。如何識別?鰓裂囊腫會癌變嗎?不醫治有何後果及併發症?我們下次再談吧。

 

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探討頭頸部囊腫 — 喉氣囊腫有什麼治療方法?

 

上次我們談過喉氣囊腫分為喉內型、喉外型和混合型三類,在手術治療方面也有不同選擇,今次就來談談喉氣囊腫的手術方式及之前要做些什麼檢查。

 

 

喉氣囊腫檢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 了解病者的病史,出現的症狀,健康狀態的評估,以便作下一步檢查安排;
  • 喉鏡是先進光學檢查技術,儀器末端裝有燈及高清攝影鏡頭,當喉鏡進入咽喉,能以影像模式實時清晰地在熒幕顯示出來,喉鏡可直接察看病變部位,包括腫物、雙側聲帶活動及梨狀窩黏膜等等的狀況,讓醫生準確診症;
  • 超聲波檢查腫塊及其周邊的情況,必要時作引導進行穿刺檢查;
  • CT電腦掃描可顯示囊腫裏面充斥物的性質,還有腫物周圍組織是否有被波及,也可以看清囊腫跟喉室的關係,
  • MRI磁力共振影像則可多方位顯示喉氣小囊與喉室相連的通道,有關儀器檢查均有其獨特優勢,有助全面了解病況以便作出合適治療方案。

 

 

喉氣囊腫手術治療

目前治療喉氣囊腫仍以頭頸外科手術最為有效。喉外型和混合型的喉氣囊腫,醫生多採用由頸外切口進入病區切除囊腫的方法。由於要防止手術之後,手術區域出現水腫引發喉梗阻、誤吸或出血等等併發症,在進行頸外切入前需要做預防性氣管切開術,這會對病人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手術後復原期也較長,手術部位也會留有疤痕。

 

至於喉內型氣囊腫可選擇微創方法(顯微喉鏡電刀切除),醫生將喉鏡經病人口腔放進喉部,利用顯微鏡檢查喉部及鄰近組織、進行活組織檢查及透過喉鏡進行手術切除。由於顯微喉鏡可以調節並移動內鏡鏡頭,這樣即使是肉眼難以看到死角部位也能清楚顯露,手術區放大了,醫生的視野沒有受阻擋,手術過程連續性強。

 

前文的病人忠伯就採用了顯微喉鏡電刀切除囊腫,手術前無須接受預防性氣管切開。手術期間視野清晰,囊壁全部清除,出血少,對附近軟組織損傷也小。術後忠伯喉嚨的異物感和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舒解了,康復情況理想。之後複診檢查一切進展良好,黏膜復原,雙聲帶運動正常,並無復發跡象。

 

總結,治療喉外型及混合型喉氣囊腫,仍以頸外切口進入切除腫物為主;而喉內型可選擇微創的顯微喉鏡切除,不需同時做氣管切開,能減少創傷範圍,提昇復原時間;至於較小且未有任何症狀的喉內囊腫,可密切觀察,暫不作治療。

 

 

如你發覺你或家人有上述症狀,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探討頭頸部囊腫 — 喉氣囊腫,它有哪些類型及症狀?

 

 

「23歲明仔特別喜愛唱歌,不過一年前他開始出現聲音嘶啞,發聲不清等不適情況。他自行購買成藥服用,可情況仍未見好轉。直至兩個月前他患感冒後,就一直持續咳嗽,後來更發現頸部腫脹,而且進食吞嚥感到困難,唱歌時喉嚨有奇怪的聲響,呼吸時自覺有難聞的臭味而且多痰。明仔看了多次普通科醫生,但始終未知病因。後輾轉到耳鼻喉專科,在多番診斷及檢查後,明仔患的是喉氣囊腫。」

 

「60歲忠伯常感到咽喉部有異物感、聲嘶,間中有咳嗽,同時也有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診斷後忠伯同樣患上喉氣囊腫。」

 

 

 

喉氣囊腫是什麼?

喉氣囊腫是喉室的小囊發生病變擴張而成,它與另一常見喉囊腫是有區別的,喉囊腫有完整的包膜並且不與喉室相通,但本文說的喉氣囊腫則與喉室是互通的。喉氣囊腫可按其發生部位分為三類型,喉內型、喉外型和混合型;也分為先天性(例如:喉室小囊先天性發育不良)和後天性(例如:慢性咳嗽、長期用聲過度、感染、炎症、腫瘤、外傷等)。喉氣囊腫發病初期症狀一般不明顯,但當囊腫發展到一定程度大,就開始出現各種相應的症狀。醫生在診斷喉氣囊腫時,需要留意跟喉室脫垂、甲狀舌管及鰓裂囊腫等疾病相鑑別。

 

以明仔的個案為例,他的症狀及檢查結果證實為喉外型喉氣囊腫。由於他出現膿痰及口臭,應該是發生了感染,醫生在控制好感染之後,為其做了喉氣囊腫除術。手術後三個月,聲音嘶啞,發聲不清等症狀全消失,未見復發。

 

 

喉氣囊腫的類型及症狀

喉內型:喉氣囊腫中,喉內型最常見,其症狀主要是聲音嘶啞、發聲不清或失聲、咽喉部有異物感而不適、遇有咳嗽。如果氣囊腫增大,病人喉部會發出異聲,情況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及吞咽困難。

 

喉外型:主要症狀是在頸部出現一個圓形突起的腫塊,咳嗽或憋氣時腫塊變大,按壓腫塊時又會縮細。腫塊較大的病人常訴說有頭痛及頸痛症狀,這是因為頸部血管受到腫塊壓迫所致。之前提及明仔就屬於喉外型喉氣囊腫,他近來有膿痰及口臭,主要是出現感染,若感染持續會變成喉膿囊腫,屆時頸部會出現反復感染與腫痛。

 

混合型:具有喉內型和喉外型的症狀均會出現。

 

 

喉氣囊腫的治療方法

手術完整切除喉氣囊腫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不同類型,手術方法或有不同,正如上面提及明仔和忠伯的病例,明仔屬於喉外型,而忠伯則屬於喉內型,兩者手術治療有所不同,下次我們會再談。

 

 

如發覺你或家人有上述症狀,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慢性咽喉炎久治不癒,病因竟是甲狀腺癌!

 

 

「38歲的呂女士患有慢性咽喉炎,多次醫治均無效果,咽喉問題一直困擾著她的生活。呂女士後來經轉介看了耳鼻喉專科,醫生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懷疑其症狀不只是咽喉炎,有機會是甲狀腺癌合併淋巴結轉移,於是安排她做了頸部超聲波及針刺細胞檢查(即利用幼針抽取微量活組織化驗),結果確診為「甲狀腺癌」。幸病程仍處於可控期,呂女士經過手術治療後已痊癒。由此可見,若出現慢性咽喉炎症狀而又久治不癒者,應小心是否甲狀腺出問題,以免漏診。」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常見腫瘤

甲狀腺癌是常見頭頸部腫瘤,患者以性居多,而且患病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方法是「半甲狀腺切除術(HT)」或「全甲狀腺切除術(TT)」。由於甲狀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分泌荷爾蒙,對人體的新陳代謝、體溫及血壓等有大影響。手術切除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甚致有機會損害喉返神經出現併發症。所以,病人對手術存在擔憂完全可以理解。

 

 

症狀跟咽喉炎相似易誤診

以呂女士病例來說,她出現聲音嘶啞,頸部明顯不適,而且不適症狀持續了一年多。多次求診均被診斷為慢性咽喉炎,即使服食抗炎藥或採用霧化等對症治療卻未見效果,後來更有吞嚥困難情況。

 

對於久治不癒的慢性咽喉炎症狀病人,如果出現吞嚥困難情況。醫生應警愓其他類似症狀表現的疾病,例如甲狀腺腫瘤或淋巴結轉移癌等,採取頸部超聲波及其他相關檢查是確定診斷的正確做法。

 

 

甲狀腺癌的治療方法

正如上面說過,手術是主要治療甲狀腺癌的方法,如果病人符合下列5項中的任何一項,就表示他符合手術切除的基準:

  1. 分化型甲狀腺癌T3以上病變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包括甲狀腺乳頭狀癌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及濾泡性甲狀腺癌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T3表示癌腫瘤延伸至甲狀腺外的帶狀肌,但沒有遠處轉移)

  1. 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因為甲狀腺癌的頸淋巴結轉移率非常高,手術切除同時要做淋巴清掃術,手術後需要補充甲狀腺素及定期複診。
  2. 超聲波或MRI掃描顯示雙側甲狀腺葉有癌細胞
  3. 男性,年齡在14以下或45以上
  4. 癌腫瘤已出現遠處轉移

 

 

關於「半甲狀腺切除術(HT)」和「全甲狀腺切除術(TT)」是怎樣的手術?誰適合接受手術?有什麼可能的併發症?手術前後要留意什麼?我們下篇文章再談。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