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副清脆悅耳的聲音是許多人的願望,但不良的生活習慣、錯誤用聲或細菌入侵等都可能導致聲帶受損。聲帶疾病種類繁多,包括急性或慢性發炎、聲帶結節、聲帶息肉等,這些疾病不僅影響聲音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本文將深入探討聲帶急性發炎與慢性發炎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並分析聲帶結節和息肉的形成與治療策略。
聲帶急性發炎:快速發病與快速恢復
聲帶急性發炎通常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患者會出現喉痛、咳嗽、喉癢、聲音沙啞和聲帶水腫等症狀。這種情況下,聲帶的發炎反應來得快,但通常在1至2週內可以通過休息和藥物治療恢復正常。急性發炎的治療主要集中在症狀緩解上,包括使用止咳藥和消炎藥,並建議患者多休息,避免過度用聲。
聲帶慢性發炎:長期刺激與習慣養成
與急性發炎不同,慢性喉炎通常是長期不良習慣或疾病引起的。過度用聲、錯誤發聲、經常食用辛辣食物、飲酒和抽煙等都是常見原因。此外,胃酸倒流也會對聲帶造成慢性刺激,導致聲帶變厚,聲音變得沙啞。慢性發炎的治療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飲食習慣、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戒煙戒酒。對於胃酸倒流問題,可能需要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胃酸分泌,並在必要時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
聲帶結節:不良用聲的後果
聲帶結節,又稱為“起繭”,通常是因為長期過度用聲或錯誤發聲引起的。例如,長時間大聲說話或频繁咳嗽都可能導致聲帶表皮增生,最終形成結節。這些結節會影響聲音質量,使聲音變得沙啞。治療聲帶結節的首要方法是改變不良的用聲習慣,並進行語言治療,如學習正確的發聲技巧。如果這些方法無效,可能需要考慮喉部顯微手術來移除結節。手術後,患者需要噤聲一段時間,以促進傷口愈合。
聲帶息肉:聲音沙啞的常見原因
聲帶息肉通常是因為劇烈咳嗽或大吼大叫導致聲帶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血塊未完全吸收而形成的。這種情況多見於男性,尤其是有抽煙習慣的人。聲音沙啞持續2週以上是息肉的典型症狀。輕微的息肉可能通過休息和藥物治療恢復,但如果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則可能需要進行喉顯微手術或局部類固醇注射。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通過顯微鏡放大喉部區域,精確地移除息肉。手術後同樣需要噤聲,以確保聲帶完全恢復。
在聲帶疾病的範疇中,除了常見的發炎、結節和息肉外,還有一些更為嚴重的疾病,如聲帶白斑、惡性腫瘤、萎縮和麻痺等,下篇文章再談。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