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症(Microtia)不仅是外观问题,它影响范围广泛,从耳廓轻度发育不全到完全缺失都可能发生。临床医学上一般以4级来分类:
约50-60%的小耳症患者伴有同侧面部发育异常,如半侧颜面短小症(Hemifacial Microsomia)。双侧小耳症约占所有病例的10-20%,这类患者通常面临更复杂的听力挑战。
初步评估通常在婴儿期开始,包括详细的身体检查、听力评估和影像学检查。听力测试可能包括听觉脑干反应(ABR)和耳声发射(OAE)检查,以确定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有助于评估中耳和内耳结构,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治疗小耳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年龄及其实际情况作规划:
婴幼儿期(0-3岁):
重点是听力管理和语言发展。双侧小耳症患儿应在3个月前开始使用骨导助听器,单侧患者则需定期监测听力状况。及早干预对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学龄前期(4-6岁):
继续进行听力管理和语言治疗,同时开始为手术做准备。跟幼童讨论治疗过程,使用图片和模型帮助他们理解。
最佳手术年龄(6-10岁):
此时肋软骨已充分发育可供移植,且耳廓大小接近成人。患童也具备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配合能力。治疗主要分为耳廓重建和听力重建两部分,视患者需求可能分阶段进行。
主要采用下列三种方法来重建耳廓
自体肋软骨移植重建(Autologous Rib Cartilage Reconstruction),这方法通常需要2-4次手术来完成。
优点:使用自身组织,稳定性高,感染风险低,随时间推移外观更自然
缺点:多次手术,胸部会留下疤痕,恢复时间较长
人工材料植入(如Medpor或Silastic框架)
使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制成的耳廓框架。
手术过程:通常需要1-2次手术。先将材料框架植入,然后用颞浅筋膜瓣覆盖,最后植皮。
优点:手术次数少,无需取肋软骨,无胸部疤痕
缺点:感染风险较高,稳定性不如自体肋软骨移植
义耳(Prosthetic Ear)
为不适合或不愿手术的患者提供的选择。
固定方式:可采用粘合剂粘贴或通过骨整合式植入物(如Brånemark系统)固定
优点:无需手术,外观逼真,可随时取下
缺点:需要每日取下清洁,定期更换,成本长期累积
小耳症患者多伴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重建方案包括:
耳道成形术(Canalplasty)
创建新的外耳道,重建鼓膜和听小骨链。成功率约50-80%,但可能存在再狭窄风险。
骨导式助听设备
传统骨导助听器:通过头带或发箍固定
骨锚式助听器(BAHA):通过手术将植入体固定于颅骨,连接外部处理器
软带骨导助听器:适用于婴幼儿,无需手术
中耳植入装置
如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直接刺激听小骨,提供更自然的声音质量。
每次手术后都需要适当的恢复期:
手术后1-2周:拆除缝线,避免手术部位受压
手术后4-6周: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碰撞耳部的活动
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但仍需保护耳部免受外伤
长期随访,包括:每年评估耳廓外观和稳定性、定期听力检查、心理状态评估和支持
外观
听力
若进行耳道重建或植入BAHA,听力可部分改善,但通常无法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未进行听力重建的单侧小耳症患者,因对侧耳正常,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心理影响
外观改善后,患者自信心通常显著提升,社交能力增强。
小耳症治疗领域正在不断发展,组织工程方面,实验室培养软骨细胞,未来可能实现无需取肋软骨的再生医学方案;3D打印技术可定制化耳廓支架和手术导板,提高手术精确度;基因研究可探索小耳症的遗传因素,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新思路。
总结:小耳症的治疗是一段需要耐心和勇气的过程,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医疗团队的协作,患者现已能获得显著的外观改善和功能恢复。重要的是,治疗应基于个别情况、家庭意愿和专业医疗建议,为每位患者制定最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需要协助,请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耳鼻喉专科医生为你详细诊治及制定治疗计划(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很高兴的告诉你一个除助听器外,传导性听力捐失者的另一选择───新型植入式骨导听力系统。
该听力系统,是Cochlear公司所研发的,称为「Osia 系统」。这个新型植入式听力系统使用数字压电刺激,使声音能直接传递到患者内耳,帮助听力损失人士能在嘈杂的环境中专注对话。
原理和运作
对听力损失的人来说,听觉系统可能已经损坏或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为了解决听力问题,中耳手术会用于修复耳内受损区域,并利用助听器放大声音及将其通过耳道传到内耳。但Osia系统则是利用骨骼传导声音的自然能力,绕过听觉通路损坏的阻塞部分,将声音透过骨骼传导方式,直接传入患者的内耳而使其能听到。而推动声音震动的换能器不但可伸缩产生强大的振动,刺激内耳,同时亦会优化功率传输和音质,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放大高频,而高频正是语音理解中最重要的声音区域。
有别于一般的助听器,「新型植入式听力系统」使用一个放置在耳外、纤薄轻巧贴头式的小型声音处理器,免于佩戴者耳道佩戴助听器,减少因佩戴助听器可能出现的一些副作用,例如耳道感染。而声音处理器会因应使用者身处的环境而自动调节,并透过 Made for iPhone 技术,从兼容的 Apple 装置直接串流通话、音乐等到声音处理器。至于安桌和其他智能电话用户则可使用 True Wireless无线电话夹 (Phone Clip) 把声音直接串流至系统的声音处理器。
掌握聆听
个别用户可以从兼容的 Apple 或 Android™ 装置,透过 Osia Smart App 监测、管理和设定 Osia 2 声音处理器。
Osia 系统的适配范围高达 55 dB SNHL,已覆盖广泛的声音范围;而研究表明,这范围可以提高人们在噪音中理解语音的能力,对患者在噪音和安静环境中的听力都有显著的改善。与55dB的经皮骨传导系统相比,噪声中的听力平均提高了7.4dB,安静中的听力平均提高了58%。
该公司表示,他们的听力系统可用于不同听力损失的人士,包括慢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和闭锁/小耳畸形。患有传导性听力损失、混合性听力损失和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成人或儿童,都可以使用。
总结
科技日新月异,解决听力损失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先进,所以若你或家人出现听力损失,要尽快寻求专业的治疗建议。我们是Cochlear产品的专业服务提供者,可以给你有关治疗听力受损的专业意见和协助。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游泳后耳朵感觉塞住,甚至影响听力,尝试挖耳垢也没用,是否耳朵有毛病?医生称,此情况不时见于长者身上,解决方法亦很简单,毋须过份忧虑!
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周振权表示,很多长者会面对闭塞性失聪情况。一般而言,耳垢会自行排出耳朵,但随着年纪增长,此能力会下降,令耳垢累积在耳道内,一旦洗澡或游泳后,耳垢湿水发胀,便会影响听力。
周振权指,见过不少老人家怕麻烦子女,选择忍耐闭塞性失聪的问题,直至被子女发现带同求医,清除耳垢后便回复听力。他强调,耳垢长期积聚于耳道内,有机会引致发炎,若神经受损,更可引致永久失聪,不容轻视。
忌棉花棒挖耳垢
那是否应该定期用棉花棒清洁耳朵?不!周振权解释,用棉花棒挖耳道,通常只能清除部份耳垢,部份反而堆得更入,阻塞耳膜,只会更加听得不清楚。此外,棉花棒有可能弄穿耳膜,万一细菌入侵听觉神经,便导致听力受损。
数据源:esdlife.com
耳鼻喉专科 周振权医生 将于2018年3月3日(星期六)出席 世界听觉日2018 – 长者[沟通无障碍]公众讲座,并会讲解常见耳疾及治疗方法,欢迎大家齐来参与!
日期: 2018年3月3日(星期六)
时间: 早上10时 – 下午12时 (9:30 – 听力辅助仪器示范)
地点: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温莎公爵社会服务大厦202室
名额: 100名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备注: 出席者可即场预约免费听觉检验服务,而每位由亲友陪同出席的长者可获赠两张[免费听觉检验服务券],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讲座内容: 介绍常见耳疾及治疗方法 (耳鼻喉专科 周振权医生)
世界听觉日2018 – 长者[沟通无障碍]公众讲座
耳鼻喉专科 周振权医生 将于2018年3月3日(星期六)出席 世界听觉日2018 – 长者[沟通无障碍]公众讲座,并会讲解常见耳疾及治疗方法,欢迎大家齐来参与!
世界听觉日2018 – 长者沟通无障碍公众讲座
日期: 2018年3月3日(星期六)
时间: 早上10时 – 下午12时 (9:30 – 听力辅助仪器示范)
地点: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温莎公爵社会服务大厦202室
名额: 100名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备注: 出席者可即场预约免费听觉检验服务,而每位由亲友陪同出席的长者可获赠两张[免费听觉检验服务券],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讲座内容: 介绍常见耳疾及治疗方法 (耳鼻喉专科 周振权医生)
世界听觉日2018 – 长者[沟通无障碍]公众讲座
上次跟大家谈过弱听一般是慢慢形成的,弱听人仕或许已经习惯了一个安静的世界,所以验配助听器之后,或许不习惯听到许多失去已久的声音,故应有心理准备需要几个星期适应期,所以今天会跟大家谈谈验配助听器之后,如何渡过助听器配戴适应期。
对于初次配戴助听器的人仕,要正确渡过助听器配戴适应期,应留意:
1.助听器是辅助听力的产品,在配戴初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需时长短因人而异,一般是1—3个月不等,在这适应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配戴助听器,直至适应因为止;
2.在使用初期,每天使用助听器时间不宜过长,在最初的一个星期,配戴助听器的时间应该为每天一至三个小时,并且尽量在安静的地方(例如在家配戴),然后渐渐增加配戴时间,慢慢的适应一些较复杂的环境;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