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 Head & Neck Surgery Center

ENT Head & Neck Surgery Center

Rm 02, 5/F., Kai Seng Commerical Centre,
4-6 Hankow Road, TST Kln, HK
(near Kowloon Hotel)
Tel: (852) 3100 0555
Fax: (852) 3100 0556

Lawrence Chow / ENT Doctor

鼻竇黏液囊腫可能會引致失明?有什麼症狀要留意?

「23歲文小姐視力出現大問題,左眼重影、眼球凸出。文小姐前往眼科求診,卻檢查不出原因。於是醫生轉介她去見耳鼻喉醫生,醫生診斷文小姐的症狀,已考慮到鼻竇黏液囊腫問題,於是安排她做面部CT電腦斷層檢查,證實文小姐鼻竇確有黏液囊腫,並且壓迫視神經,她眼睛的問題只是囊腫引起的症狀表現。經過手術引流,囊內膿液被清除後,文小姐視力問題亦已解決,康復進度良好。」

 

 

鼻竇黏液囊腫是什麼?

鼻竇黏液囊腫是一種具有擴張性的囊腫,它可侵犯所有鼻竇,包括額竇、篩竇、上頷竇及蝶竇,而最為常見是篩竇及額竇,上頜竇較少,原發在蝶竇的更少。這個病主要發生在青年人及中老年人身上,較多為單側,囊腫不斷生長,便會侵蝕四周的骨質,亦可累及其他鼻竇。

 

 

鼻竇黏液囊腫的成因是什麼?

大多認為是鼻竇的開口被完全堵塞,鼻竇內分泌物無法排出而形成黏液囊腫。導致鼻竇口阻塞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包括:

  • 鼻腔或鼻竇因各種鼻疾(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腫瘤、鼻炎等)而使鼻竇開口阻塞。
  • 鼻部創傷可令骨痂增生引致竇口阻塞
  • 鼻部發育異常(例如篩竇過度發育而伸入額竇引致額鼻管狹窄出現竇口阻塞
  • 鼻部手術後併發黏連,或鼻竇內黏膜腺增生均可引致鼻竇口堵塞

總括來說,大部分鼻竇黏液囊腫的形成與先前鼻部創傷或接受過鼻竇手術有關。

 

 

鼻竇黏液囊腫症狀有哪些?

症狀視乎囊腫侵犯的部位而出現各種症狀,但跟一般鼻部疾病不同的是,病人大多沒有流鼻水及鼻塞等鼻部症狀,而出現眼部症狀,例如:

(1) 額竇囊腫典型症狀是眼框上方腫大

(2) 篩竇囊腫常見症狀是視力模糊

(3) 上頷竇囊腫令臉頰腫痛

(4) 蝶竇囊腫會出現額頭、眼後及頭頂疼痛、視力模糊、重影、眼球活動受限、眼球凸出等

 

 

鼻竇黏液囊腫如何治療?

利用鼻竇內窺鏡手術,將囊腫內的膿液引流排清,令鼻竇口保持暢通,治療成效理想。

 

 

若出現眼球凸出、複視、眼球活動受限,視力下降等症狀,要有所警剔可能患上鼻竇黏液囊腫。應立即求診,減低可能失明的危機。需要協助,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探討鼻竇黏膜囊腫及治療

「63歲的羅女士本身患有慢性鼻竇炎,一隻眼有白內障,日前發覺較好的右眼視力模糊,情況嚴重,家人急忙陪伴往眼科求診,醫生檢查發現羅女士右眼有些異常,立即安排腦部視神經的MRI磁力共振檢查,發現患有鼻竇黏液囊腫,因囊腫壓迫視神經,引致視力急速下降,經過囊腫引流手術,羅女士已重拾視力。」

 

 

鼻竇囊腫是什麼?

鼻竇囊腫是指因各種因素導致鼻竇內出現的囊腫。主要有兩類型,分別是「鼻竇黏液囊腫」和「鼻竇黏膜囊腫」。鼻竇黏液囊腫最為常見者,患者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為多,發病多為單側,當囊腫逐漸增大時會侵蝕周圍組織,包括眼眶和顱底。囊腫繼發感染可發展成膿性囊腫,屆時破壞性更大。鼻竇囊腫的典型症狀不是出現在鼻部而是出現在眼部,大多數患者因視力模糊、複視、眼球活動受限、眼球凸出等眼部症狀求醫時才被確診。今次我們先談下「鼻竇黏膜囊腫」。下篇文章再談談「鼻竇黏液囊腫」。

 

鼻竇黏膜囊腫可發生於任何鼻竇內,但較常見的是出現在上頜竇,尤以上頜竇底和內壁為多。發病可以在單側或雙側鼻竇,它的生長速度緩慢,當囊腫大到某個程度就會自然破裂,囊腫內的囊液會經由鼻竇口自行流出。

 

 

竇黏膜囊腫的成因是什麼?

鼻竇黏膜囊腫成因主要有兩類型,第一是分泌型稱為黏膜下囊腫,主要是黏液腺受阻塞,腺體內分泌物無法排出而引起。囊腫內滿是混濁黏液。另一種非分泌型的漿液囊腫,主要是鼻竇黏膜發炎病變或黏膜水腫,由毛細血管內滲出的漿液積聚在黏膜下層的結締組織內,逐漸脹大形成囊腫,觀其囊壁可見因炎症而改變的鼻竇黏膜,囊內為半透明呈淡黃色液體。

 

 

竇黏膜囊腫的症狀有哪些?

若單純性鼻竇黏膜囊腫可以無症狀,或偶爾出現前額頭痛、面頰感到壓迫感,或同側上列牙痛,或間歇性有半透明,淡黃色的液體從鼻腔流出。

 

 

竇黏膜囊腫要做什麼檢查?

鼻內窺鏡、X光、CT電腦斷層都能檢查出竇黏膜囊腫。不過,大多數病人是在接受其他頭頸部檢查或治療時才發現竇黏膜囊腫。

 

 

竇黏膜囊腫需要治療嗎?

是否治療和如何治療視乎黏膜囊腫的狀態,如果囊腫細小又無明顯症狀,加上竇黏膜囊腫破裂後會自動流出,所以一般不用治理。如果出現明顯症狀、或鼻竇同時有其他疾病,可考慮手術切除。

 

 

下篇文章談談另一種鼻竇囊腫,稱為「鼻竇黏液囊腫」,請大家請留意!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 — 頸動脈瘤及治療

「陳先生的父親因頸動脈瘤破裂而緊急接受頸動脈手術,可惜手術後仍因併發症而不幸離世。陳先生本身患有三高,得知高血壓增加患上頸動脈瘤的風險,現在顯得憂心忡忡。究竟頸動脈瘤是什麼?可以預防嗎?」

 

 

頸動脈瘤是什麼?

動脈瘤是頭頸部常見的血管疾病,有九成以上的腫瘤出現在頸內動脈系統上,尤其是頸動脈分叉處。動脈瘤的形成主要是動脈局部異常擴張,並形成囊性腫瘤,腫瘤膨脹使動脈壁失去彈性,不斷擴張可令腫瘤壁變薄而破裂出血,腫瘤內血栓脫落可引發腦梗死。

 

 

頸動脈瘤的成因有哪些?

造成頸動脈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動脈硬化、細菌感染、創傷、頸動脈手術。

其中以動脈硬化和創傷最為常見。此外,頸動脈瘤也可由手術而引起,比如曾接接受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可造成血管壁變弱,容易形成動脈瘤。

 

 

頸動脈瘤的症狀有哪些?

  • 頸部出現疼痛的腫塊,觸摸時感到有脈搏跳動。
  • 腫瘤壓迫附近組織時,頸部有壓迫感,聲音嘶啞、進食嗆咳、呼吸困難。
  • 頸動脈瘤影響顱內供血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腦部供血不足症狀,例如頭暈、四肢無力和僵硬。

 

 

頸動脈瘤要做哪些檢查?

檢查主要是頸部超聲檢查、CT、頸動脈造影等

  • 頸部超聲檢查可清楚顯示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及內部血流情況。
  • 頸部 CT 或MRI可顯示動脈瘤的大小、結構和位置,有助於發現很小的動脈瘤。
  • 頸動脈造影不但清楚顯示動脈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態、瘤體內血流的狀況,還可了解顱內血管的情況以及判斷動脈瘤形成的原因,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基礎。

 

 

頸動脈瘤如何治療?

視乎頸動脈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身體情況等因素,選擇以下幾種手術方式:

  • 動脈結紮術只有常患者不能接受動脈重建手術時才會考慮使用。因為頸內和頸總動脈結紮術後,三成的患者有機會出現腦神經併發症,甚至死亡的風險。
  • 動脈修補術對於那些動脈裂口小的患者適用,由於裂口細小,邊緣整齊,手術縫合後不致發生動脈狹窄。
  • 血管移植術則適用那些動脈裂口太大,不能進行手術修補的患者。
  • 動脈瘤內縫合術只適用那些動脈瘤位置過高或不能採用手術切除的患者。
  • 血管支架手術適用那些動脈瘤位置較高,手術難以到達的患者。

 

 

頸動脈瘤如何預防?

頸動脈瘤的形成,通常跟動脈血管變薄和受損有關,亦與高血壓有關。所以預防頸動脈瘤需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血管疾病。上述陳先生要有效控制血壓才能減低患此病的風險。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 — 頸動脈瘤及治療

「陳先生的父親因頸動脈瘤破裂而緊急接受頸動脈手術,可惜手術後仍因併發症而不幸離世。陳先生本身患有三高,得知高血壓增加患上頸動脈瘤的風險,現在顯得憂心忡忡。究竟頸動脈瘤是什麼?可以預防嗎?」

 

頸動脈瘤是什麼?

動脈瘤是頭頸部常見的血管疾病,有九成以上的腫瘤出現在頸內動脈系統上,尤其是頸動脈分叉處。動脈瘤的形成主要是動脈局部異常擴張,並形成囊性腫瘤,腫瘤膨脹使動脈壁失去彈性,不斷擴張可令腫瘤壁變薄而破裂出血,腫瘤內血栓脫落可引發腦梗死。

 

 

頸動脈瘤的成因有哪些?

造成頸動脈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動脈硬化、細菌感染、創傷、頸動脈手術。

其中以動脈硬化和創傷最為常見。此外,頸動脈瘤也可由手術而引起,比如曾接接受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可造成血管壁變弱,容易形成動脈瘤。

 

 

頸動脈瘤的症狀有哪些?

  • 頸部出現疼痛的腫塊,觸摸時感到有脈搏跳動。
  • 腫瘤壓迫附近組織時,頸部有壓迫感,聲音嘶啞、進食嗆咳、呼吸困難。
  • 頸動脈瘤影響顱內供血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腦部供血不足症狀,例如頭暈、四肢無力和僵硬。

 

 

頸動脈瘤要做哪些檢查?

檢查主要是頸部超聲檢查、CT、頸動脈造影等

  • 頸部超聲檢查可清楚顯示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及內部血流情況。
  • 頸部 CT 或MRI可顯示動脈瘤的大小、結構和位置,有助於發現很小的動脈瘤。
  • 頸動脈造影不但清楚顯示動脈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態、瘤體內血流的狀況,還可了解顱內血管的情況以及判斷動脈瘤形成的原因,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基礎。

 

 

頸動脈瘤如何治療?

視乎頸動脈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身體情況等因素,選擇以下幾種手術方式:

  • 動脈結紮術只有常患者不能接受動脈重建手術時才會考慮使用。因為頸內和頸總動脈結紮術後,三成的患者有機會出現腦神經併發症,甚至死亡的風險。
  • 動脈修補術對於那些動脈裂口小的患者適用,由於裂口細小,邊緣整齊,手術縫合後不致發生動脈狹窄。
  • 血管移植術則適用那些動脈裂口太大,不能進行手術修補的患者。
  • 動脈瘤內縫合術只適用那些動脈瘤位置過高或不能採用手術切除的患者。
  • 血管支架手術適用那些動脈瘤位置較高,手術難以到達的患者。

 

 

頸動脈瘤如何預防?

頸動脈瘤的形成,通常跟動脈血管變薄和受損有關,亦與高血壓有關。所以預防頸動脈瘤需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血管疾病。上述陳先生要有效控制血壓才能減低患此病的風險。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如何治療鼻中隔血腫?

「28歲的莫先生很好動,手腳損傷是常有的事。不過有一次,他的鼻部受到劇烈的撞擊,鼻子即時流血,繼而疼痛、腫脹、鼻塞。當時他只是簡單敷冰了事,沒有求醫治理。自始之後,莫先生常鼻塞,鼻樑有壓迫感,額頭位置疼痛等。醫生檢查發現莫先生患上鼻中隔血腫,若再不治理,可引致嚴重併發症。」

 

 

鼻中隔血腫是什麼?

鼻中隔血腫指的是鼻中隔的一側或兩側的骨膜下積血。積血感染後便形成鼻中隔膿腫。鼻中隔軟骨膜或骨膜由堅韌而緻密的結締組織所組成,由於不易穿破,若某些因素導致骨膜下出血,瘀血難以排出繼而蓄成血腫。不及早治理可出現嚴重併發症。

 

 

鼻中隔血腫的成因是什麼?

  •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和鼻中隔矯正手術都可以誘發鼻中隔血腫,其原因可能是手術過程未能做好止血,又或手術後病人鼻部受到刺激(例如猛力打噴嚏、擤鼻、大力咳嗽等)動作,有機會引致鼻腔出血。
  • 如果鼻子受傷,鼻中隔骨折或軟骨脫位,均可引起血管損傷或斷裂而出血,但由於骨膜堅韌沒有破穿,血液無法排出形成血腫。這也是青年人鼻中隔血腫最常見發生的成因。
  • 如果病人是血液病患者,例如血友病人、他們也較一般人容易出現鼻中隔血腫。

 

 

鼻中隔血腫的症狀有哪些?

  • 兩側鼻塞
  • 額部頭痛
  • 鼻樑處有壓迫感
  • 鼻中隔兩側出現顏色暗紅,表面光滑,質地柔軟,呈圓形狀的充血腫塊
  • 鼻中隔血腫未有及時治理,可感染變成膿腫。鼻中隔膿腫可誘發嚴重併發症,例如鼻中隔軟骨壞死形成鞍鼻畸形(即塌鼻)。

 

 

鼻中隔血腫如何治療?

視乎鼻中隔血腫情況,可採用穿刺方法抽出骨膜下的積血。也可以採用手術在血腫作一切口,將積聚的瘀血或血塊排走。如因鼻中隔手術後併發的血腫,則需重新處理手術切口,徹底清除積血,用沙布暫時填塞著鼻腔防止再次出血(一般24小時內取走沙布)。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探討頭頸部腫瘤 — 舌異位甲狀腺及治療

「35歲的古小姐訴說常感到喉嚨有什麼卡著似的,就是很不舒服。說話時還有點口齒不清似的,她懷疑自己可能有腫瘤,於是急忙向耳鼻喉醫生求診。醫生為古小姐初步檢查後發現她舌根上有一個呈淡紅色的腫塊。經過詳細檢查及化驗後,證實古小姐患有「舌異位甲狀腺」,即甲狀腺因某些因素,沒有在原位生長而走了去舌根上。治療舌異位甲狀腺則視乎症狀及影響而定,有的情況可以不治療,有的情況則需手術及其他輔助治療。古小姐的情況尚可,所以選擇觀察。」

 

 

舌異位甲狀腺是什麼?

但凡在甲狀腺正常位置以外出現的甲狀腺組織均統稱為異位元甲狀腺。一種情況是正常位置有甲狀腺,其他部位又有甲狀腺組織,稱為副甲狀腺或額外甲狀腺。另一種情況是甲狀腺沒有在正常位置出現而是跑到別處,所以稱為異位甲狀腺。異位甲狀腺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異常造成的。超過九成的異位甲狀腺發生在舌根部,其次可能出現在頸部、胸腔、或腹腔內,患者以女性居多。本文集中談談舌異位甲狀腺。

 

 

舌異位甲狀腺症狀有哪些?

某些人即使患有舌異位甲狀腺也沒有任何症狀。有些人則感到喉嚨有異物感或刺激性咳嗽。發病多青春期發育逐漸明顯,女性則在妊娠期或月經期等內分泌變化時,出現症狀大致如下:

  • 異位甲狀腺引起吞咽困難、言語不清、呼吸困難。
  • 喉嚨痛,喉嚨出血。
  • 甲狀腺亢奮或減退症狀。
  • 舌根出現呈半圓型或結節狀隆起的腫塊,腫塊表面光滑,顏色常為紫色或玫瑰紅,質地厚實富彈性,按壓不痛,與舌組織界限分明,跟會厭也沒有出現黏連。

 

 

舌異位甲狀腺要做什麼檢查?

由於舌異位甲狀腺可引起感染、嚴重出血,所以不會做活組織檢驗。

  • 長在舌根或舌下區的異位甲狀腺症狀明顯,肉眼或喉鏡檢查就可診斷。
  • 超聲波掃描、CT電腦掃描或MRI磁力共振等可以探查在深部組織內的異位甲狀腺。
  • 採用碘-131核素掃描可以確診。
  • 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了解是否出現甲狀腺亢奮或減退

 

 

舌異位甲狀腺如何治療?

甲狀腺是控制內分泌的重要器官,切除甲狀腺對人體影響重大,所以治療大多採用保守治療,比如局部注射硬化劑、碘-131治療和服用碘劑處理舌異位甲狀腺阻塞問題。如果沒有明顯症狀又沒有病變傾向的,可以不用治療。當異位甲狀腺過度生長導致壓迫呼吸或吞咽、或出現癌腫瘤,又或有嚴重的抗奮或減退,才考慮手術切除全部或部份,並輔以相應的藥物治療。

 

 

出現耳鼻喉不適症狀,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 — 咽旁間隙腫瘤及治療

「41歲施女士吞口水時感到有異物感,吞嚥及說話時好似有些不自然,施女士摸摸自己的頸部疑似有腫塊,由於曾有家人患喉癌,所以她很警剔立即求診。檢查結果出來,施女士患的是咽旁間隙腫瘤,屬於良性。但這毎病影響廣泛,施女士積極治療中。」

 

 

咽旁間隙腫瘤是什麼?

咽旁間隙腫瘤指的是發生在咽旁間隙的腫瘤,咽旁間隙鄰近鼻咽及口咽,處於顱底和舌骨之間,被頭頸的筋膜包圍著。由於位置隱蔽深藏,牽連的神經線和血管也多,此間隙可以發生多種腫瘤,良性佔八成,惡性則約兩成。

 

 

咽旁間隙腫瘤如何分類?

根據腫瘤來源可分為以下3種類:

  • 源於口水腺

可來自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及所有其他較小的口水腺,尤以多形性腺瘤最常見。多形性腺瘤發展較慢,質地韌而光滑,與咽黏膜無黏連。發生於腮腺淺表的多形性腺瘤一般不會侵蝕咽旁間隙,由於初期在耳下已出現腫塊,所以較易察覺。發生在腮腺深或尾部的多型性腺瘤則易向咽旁隙進展。

 

  • 源於神經線的腫瘤

可來自頸部交感神經或周圍神經,其次來自後組顱神經的顱外段或膈神經。也有來自於許旺細胞的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及神經節細胞的神經節瘤。發生於不同部位的副交感神經腫瘤,例如頸動脈體、頸靜脈球、迷走神經節及舌咽神經節等均統稱為副交感神經節瘤,再仔細按其部位稱為頸動脈體瘤、頸靜脈球瘤等。

 

神經鞘瘤及神經纖維瘤多發生在頸部中段深處,生長速度很慢,有完整包膜,質地較硬,表面光滑,不會移動。而神經節瘤質地相對軟,但其生長速度快並有惡變傾向。

 

  • 源於其他腫瘤

比如脂肪瘤、纖維脂肪瘤、副甲狀腺腫瘤、黏液瘤、淋巴瘤、滑膜肉瘤、血管平血管外皮細胞瘤、軟骨瘤、軟骨肉瘤、平滑肌瘤、腦膜瘤等,以及各種原發或繼發的惡性腫瘤,不過咽旁間隙惡性腫瘤一般較少出現。

 

 

咽旁間隙腫瘤症狀有哪些?

咽旁間隙腫瘤的症狀視乎發生的部位、腫瘤來源、生長速度、侵蝕特性及病人身體狀況等出現不同症狀和體徵。早期的咽旁間隙腫瘤因生長緩慢及位處深部,所以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的發展,患者除頸部有腫塊,鄰近被波及的組織也出現病徵,包括:

  • 鼻咽阻塞,引起鼻塞、打鼾、耳鳴、聽力下降、中耳積膿等;
  • 波及口咽部,引起呼吸不順、吞咽困難;如果腫瘤壓迫喉咽,會出現聲音改變及呼吸困難。
  • 腫瘤往翼齶間隙(即眼眶後下方,顳下窩的內側的狹小間隙)生長,或出現在近頸椎橫突左近,會引起頸部活動不靈活及張口困難。
  • 腫瘤侵蝕神經或源自神經的腫瘤,會引起神經性頸痛、咽喉痛、耳痛、聲帶麻痹、舌頭麻木、頭痛等症狀。

 

 

咽旁間隙腫瘤如何治療?

透過細針穿刺抽吸細胞化驗、CT、MRI檢查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範圍及受影響的器官情況制定手術方案。手術目標是完全切除腫瘤、保護好重要的神經血管及最大程度減少手術後併發症出現。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探討腺樣囊性癌治療及成效如何?

「47歲的馬先生,一段時間前發現腮腺位腫脹未有即時理會,後來腫脹越來越嚴重才求診。經檢查及化驗後,證實患上腺樣囊性癌,而且癌細胞已影響附近神經腺並有擴散跡象。由於情況嚴重,馬先生馬上接受手術切除。醫生評估他出現復發和轉移的風險甚高,手術後要再接受放射治療,針對腮腺腫瘤原位,頸部淋巴區及沿神經線追蹤至顱底神經線進行放射治療,藉此希望減低復發。」

 

 

腺樣囊性癌是什麼?

腺樣囊性癌不屬於常見的頭頸癌症,不過一旦患上,癌細胞不單引致腫塊,還會侵犯神經線,令相關器官失去功能,例如侵犯面神經引致面癱。腺樣囊性癌也會遠處轉移,例如轉移至肺部或骨骼等,其治癒率低亦常有復發情況,康復之路可請步步艱辛。

 

 

腺樣囊性癌的成因是什麼?

腺樣囊性癌的確實成因未明,研究發現跟基因突變有關。

 

 

腺樣囊性癌的症狀有哪些?

視乎腺樣囊性癌發生的位置和發展的階段,受影響的範圍可以十分廣泛。腺樣囊性癌常發生在頭頸部的口水腺、腮腺、下頜腺、細小口水腺、鼻咽、鼻竇、肺部主氣管、女性乳腺、男性前列腺等。癌細胞也會沿著神經線發展,侵犯相關器官,引致腫塊及相應症狀,例如

  • 侵蝕腮腺或面神經線引致面麻痹、面癱
  • 侵蝕淚腺引致眼球突出、視力改變、眼睛不能轉動
  • 侵蝕氣管黏液線引致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氣喘、咽喉腫痛、吞嚥困難
  • 侵蝕舌神經引致患側舌頭麻痹
  • 侵蝕口水腺引致口腔或面部出現腫塊
  • 出現在頭部和頸部的腺樣囊性癌,可引致麻木或劇烈頭痛

 

 

腺樣囊性癌治療及成效如何?

治療腺樣囊性癌仍以手術切除為主再輔以電療或化療。如果癌腫瘤已侵犯神經線,需要對腫瘤鄰近的神經線進行6-7周電療。由於腺樣囊性癌的復發率高,有的病人在手術後幾年內就復發,有的甚致出現遠端肺部轉移。因此治療腺樣囊性癌的療程完成後,仍須持續跟進以防復發及轉移。

 

對於已屬晚期或復發後不能再接受手術切除的病人,只有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通常採用多管齊下,例如標靶藥、化療、電療。由於腺樣囊性癌對藥物或其他治療的反應較低,所以藥物治療以延緩病情,減低病人痛苦為目的。

 

最新的醫學發現腺樣囊性癌跟基因突變有密切關連,某些基因突變會激發細胞失控地快速生長,形成癌症。醫學界望藉此發現能找到針對基因突變的治療方法,為病人帶來一線曙光。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