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 Head & Neck Surgery Center

ENT Head & Neck Surgery Center

Rm 02, 5/F., Kai Seng Commerical Centre,
4-6 Hankow Road, TST Kln, HK
(near Kowloon Hotel)
Tel: (852) 3100 0555
Fax: (852) 3100 0556

Lawrence Chow / ENT Doctor

頭頸部腫瘤 — 頸纖維瘤及治療

頸部出現有蒂的肉粒,可能是纖維瘤。

究竟頸纖維瘤是什麼?會癌變嗎?頸纖維瘤如何治療?

請留意本文介紹頸纖維瘤及治療。

 

 

頸纖維瘤是什麼?

頸纖維瘤(Cervical Fibroma)是由結締組織細胞及其纖維所構成的良性腫瘤,源自間質組織,是一種生長緩慢的圓形細胞間葉腫瘤,有時卻會形成大的結節。頸纖維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士身上,男女比例相同。通常纖維瘤出現在身體表面,不過亦有生長在器官內的,例如出現在上消化道或上呼吸道。

 

 

頸纖維瘤有什麼類型?

頸纖維瘤可分為硬纖維瘤和軟纖維瘤,分別如下:

  1. 硬纖維瘤又叫韌帶樣瘤,這是一種少見的良性纖維瘤,因肌腱膜過度增生而形成。它可以生長在肌肉、腱膜和深度筋膜這些位置,質地非常堅硬。這個病基本上可發生於全身各處,較常是腹壁、腹內及骨骼肌內。硬纖維瘤較多出現在30-50歲的女性身上,其生長速度緩慢,當腫瘤生長到某個程度後,通常就不再增長,它雖屬良性腫瘤,但治療後復發率甚高,更有惡性癌變為纖維肉瘤的可能。

 

  1. 軟纖維瘤是一種表皮過度角化加真皮結締組織增生的疾病,較多出現在中老年女性身上,症狀主要有:

1) 絲狀型軟纖維瘤,常見於頸側皮膚上有多發性絲狀物突起。

2) 蒂狀軟纖維瘤,常出現在面、胸、背、頸或腹股等處,表面光滑,直徑約1cm右左,通常有蒂。

3) 丘疹狀纖維瘤,主要出現在頸和腋下的多發性纖維瘤,小丘疹表面有溝紋,直徑約1-2mm。

全部軟纖維瘤的體積細小,質地柔軟,高出皮面、無彈性,呈皮膚色或褐色。

 

 

頸纖維瘤需要做什麼檢查?

CT掃描和MRI掃描可了解纖維瘤腫塊密度,邊界及對周圍組織的影響。

 

 

頸纖維瘤如何治療?

纖維瘤宜盡早手術切除,並需要連同附近的組織一併切除。切除的組織需要送往化驗,以排除惡性可能,手術後一般不需用藥。另有非手術治療方法,例如化學燒灼、液氮冷凍電凝、雷射等。但那一種治療方法適合,要視乎實際的病況而定。

 

 

頸纖維瘤如何預防?

頸纖維瘤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關鍵作用。不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更好的恢復。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中耳炎可惡變成中耳癌?如何治療中耳癌及預防呢?

「52歲霍女士有油性耳朵,耳道常因耳垢阻塞而出現各種問題,包括耳道發炎、聽力下降,耳痕等等。最近時間,霍女士感到耳朵痕癢,於是拿棉花棒挖耳道,發現除了耳垢,棉花棒還沾滿黑紅色的分泌物,她大吃一驚,立即求醫,詢問之下霍女士還出現耳鳴及頭暈等症狀。經過檢查及組織化驗,證實霍女士較為少見的中耳癌。經手術切除及化療後,霍女士恢復狀況尚在觀察之中。」

 

 

中耳癌是什麼?

中耳癌指的是發生在中耳的惡性癌腫。癌腫可原發於中耳,亦可以來自外耳道、鼻咽、顱底或腮腺等位置癌腫擴散或轉移至而來。還有乳腺癌、胃癌及腸癌等也可以遠程轉移引致中耳癌。所以癌腫瘤若已發展至後期,要準確判斷它的原發部位並不容易。值得注意的是,誘發中耳癌的常見病因,看來跟中耳長期感染發炎有很大關係,患病年齡層多為40-60歲人士,男女比例相約。

 

 

中耳癌的成因是什麼?

病例發現灼八成中耳癌患者本身是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由此看出中耳癌跟中耳長期感染發炎有莫大關係。其他耳鼻喉的腫瘤也有機會誘發中耳癌。乳腺癌、胃癌及腸癌等同樣可遠程轉移影響中耳。

 

 

中耳癌的症狀有哪些?

  • 耳內出血、耳朵脹痛悶、耳鳴和聽力減退,常伴隨中耳發炎。繼而耳朵深處出現刺痛或跳痛,疼痛感向同側顳部、面部、枕部或頸部放射
  • 如果癌細胞侵蝕面神經,可引致面癱
  • 如果癌細胞侵蝕內耳,出現暈眩、眼震,失平衡感
  • 如果癌細胞侵蝕顳頜關節,出現張口困難及張口疼痛
  • 如果癌細胞侵蝕向腮腺或胸鎖乳頭肌方向侵蝕會引起腫脹,向顱內擴展則令腦神經受損而出現相應症狀
  • 若癌細胞侵蝕鄰近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中耳癌要做什麼檢查?

  • 耳內檢查
  • X光片檢查、CT掃描MRI有助於確定原發部位與破壞範圍
  • 鼻咽部內窺鏡檢查以排除鼻咽癌
  • 檢查腮腺和頸深處區域留意是否出現淋巴結轉移
  • 抽取病變組織化驗

 

 

中耳癌如何治療?

中耳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輔以電療和化療。近年更有結合中醫一起治療,詳情可咨詢你的主診醫生。

 

 

中耳癌如何預防?

首要預防中耳炎,對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必須醫治。出現下列症狀,要警剔是否出現中耳腫瘤,立即求醫。

  • 耳朵流出有血的分泌物
  • 耳痛及疼痛感向同側顳部、面部、枕部或頸部放射
  • 突然面癱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探討 — 鼻咽血管纖維瘤及治療

「18歲的豪仔一向開朗,沒有什麼特別的病歷,但過去一年卻不時流鼻血,而且流鼻血的次數和血量越來越多,豪仔家人形容好似開水喉一樣,源源不絕,很嚇人。父母陪同豪仔求診耳鼻喉醫生,檢查後發現豪仔左側鼻孔嚴重堵塞,MRI磁力共振更顯示有血管纖維瘤,由於纖維瘤向四周伸延,才造成各樣症狀。目前治療鼻咽血管纖維瘤主要是手術切除,但此病的特性是容易大出血,所以醫生先為豪仔進行血管栓塞治療,再將腫瘤切除。手術後傷口穩定,沒有再流鼻血,後續定期覆診就可。」

 

 

鼻咽血管纖維瘤是什麼?

鼻咽血管纖維瘤是發生在鼻咽部的良性腫瘤,患者以16-25歲的青年男子為多,纖維瘤表面有黏膜覆蓋,並有豐富的血管纏繞著,血管壁缺少平滑肌,容易大出血,每每可流出數百至數千CC血液,十分嚇人。它的伸延性也非常強,常侵犯周圍的器官組織,例如眼眶、鼻竇、鼻腔、口咽、顳窩及腮腺等,所以,緃然鼻咽血管纖維瘤屬良性腫瘤,但發展後期影響十分嚴重,絕不能輕視。

 

 

鼻咽血管纖維瘤的成因是什麼?

鼻咽血管纖維瘤成因不明,可能跟荷爾蒙變化有關;另腫瘤多原發於鼻咽的蝶骨底或枕骨,犁骨之骨膜,所以認為是青春期顱底發育不全導致;也有人認為腫瘤是來自鼻咽特殊的血管纖維間質。

 

 

鼻咽血管纖維瘤的症狀有哪些?

主要症狀是流鼻血和鼻塞。但初期症狀較輕微,所以容易被忽略或難以及早發現。大部分病人確診時已比較後期,纖維瘤可能已侵犯鄰近組織,並引起相應的症狀。因為腫瘤的關係,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鼻塞、耳鳴、聽力減退、頭痛或眼球突出,端視腫瘤侵犯的程度來決定。

 

 

鼻咽血管纖維瘤如何檢查?

檢查鼻咽血管纖維瘤要小心,避免組織切片化驗,以防引致大出血。利用內窺鏡,CT電腦斷層、MRI磁力共振、血管造影等方法就能審視腫瘤侵犯的範圍、程度及腫瘤發展的階段。

 

 

鼻咽血管纖維瘤如何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由於血管纖維瘤切除時容易引起大出血,並且難以切除亁淨,容易導致復發。所以為了減低併發和復發,現時會在手術前先進行血管栓塞術,之後再進行切除。對於無法施行手術的患者,只能採用電療,但電療對發育中的年青人有很多不良影響,所以會保留到最後才使用。

 

 

如果你的十餘歲兒女經常鼻塞及大量流鼻血,就有患鼻咽血管纖維瘤的可能,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 — 鼻前庭囊腫及治療

「現年38歲的張女士,發現左側鼻腔近鼻頭的位置突然腫脹,脹起部份有如花生粒大小,摸上去質地柔韌,輕輕按壓有痛感。她原本以為是身體燥火生瘡,自行塗點藥或飲用清涼茶,但一段時間後仍未見好轉,腫脹反而漸漸增大,連帶左側面龐及左下眼瞼也腫脹起來。經診斷張女士患的是鼻前庭囊腫」

 

 

鼻前庭囊腫是什麼?

鼻前庭囊腫 (Nasal Vestibular Cyst)指鼻腔近鼻頭前端的位置出現的腫塊。病例統計發現,患者以年齡界乎30-50歲的女性居多。鼻前庭囊腫成因至令未完全了解,一般認為屬於先天性發育異常或腺體分泌物滯留繼發形成囊腫。

 

 

鼻前庭囊腫症狀有哪些?

  • 初期沒明顯病癥,隨囊腫增大而出現相應症狀。
  • 鼻前庭皮膚底部隆起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的腫塊。
  • 如果囊腫增大會堵塞鼻腔,造成患者呼吸受阻,鼻內或上唇發脹。
  • 囊腫表面光滑,觸感柔軟有彈性不痛。
  • 受感染後囊腫會迅速增大,有明顯疼痛感。

 

 

鼻前庭囊腫如何檢查?

  • 穿刺檢查,可抽出透明、半透明或渾濁的分液物。
  • X光檢查,確定無骨質及上列牙的病變。
  • 囊內造影,則可顯示囊腫大小、形狀和位置。
  • CT檢查,確定梨狀孔底部軟組織是否正常。另由於囊腫增大,鄰近骨質受壓吸收,CT檢查也可確定骨質有否被破壞。

 

 

鼻前庭囊腫如何治療?

如果囊腫體積大並已影響容顏及外觀,或腫塊造成呼吸困難,或常有反復感染情況,則需手術切除。切口在靠近上唇齦溝進入,朝梨狀孔方向剝離軟組織,直至露出囊壁再將囊壁分離並完全切除。如果未能徹底清除囊壁,日後容易復發。要是囊壁與鼻前庭皮膚緊密黏連,就需要切除部份鼻前庭皮膚,以求根治囊腫。可以放心的是被切除的鼻前庭皮膚會逐漸自行修復。

 

 

鼻前庭囊腫如何預防?

由於鼻前庭囊腫成因未明,所以沒有確實的預防措施。不過,保持個人衛生(尤其口腔、牙齒、鼻腔),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等都有幫助的。

 

 

遇有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探討 — 先天性舌根囊腫及治療

「15歲浩仔,自小舌根的位置有一處隆起半圓型腫塊,腫塊表面光滑,質地軟軟的,擠壓或觸碰並沒有痛感,所以一直沒有理會它。但隨著日子過去,腫塊增大了,現在甚致影響浩仔說話不清,進食和呼吸也出現問題,在父母陪同下,浩仔向耳鼻喉專科求醫,結果診斷為舌根囊腫。原來浩仔自出生起,已患有先天性舌根囊腫,只是囊腫生長速度很慢,囊腫仍小時並無症狀,現在囊腫增大了症狀才浮現而已。」

 

 

先天性舌根囊腫是什麼?

先天性舌根囊腫(Congenital Cyst of Tongue)相信是甲狀舌管發育異常所致,不屬常見疾病。發生囊腫的位置在舌盲孔,當囊腫仍細小時可無症狀。待囊腫增大後,就會產生吞咽不暢、吞咽困難、言語含混不清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新生嬰兒患性舌根囊腫,會出現喂哺困難、喘鳴、發聲不暢、間歇性呼吸困難或窒息等狀態。此時若將嬰兒身軀為俯臥狀,症狀可稍為舒緩。檢查時會見到舌根正中線上有半圓形隆起,表面黏膜光滑、質地柔軟、無壓痛,但穿刺抽吸便能確診。

 

 

先天性舌根囊腫的成因是什麼?

先天性舌根囊腫屬於先天性疾病, 相信是甲狀舌管發育異常所致(例如囊腫樣變)。

 

 

先天性舌根囊腫有哪些症狀?

  • 舌根正中線上有半圓形隆,表面光滑,質地柔軟的腫塊。
  • 若是嬰兒患病,喂哺時嗆奶、喂哺困難、嬰兒無故憋氣、吞嚥不暢、吞嚥困難。
  • 說話言語含混不清、打鼻鼾、咽喉有異物感及嚴重呼吸困難,這是由於囊腫位於舌根深處並推壓會厭,產生嚴重呼吸困難,若囊腫跟會厭黏連著,阻塞著聲門,可導致窒息。

 

 

先天性舌根囊腫要做什麼檢查?

  • 喉鏡檢查:舌根正中線上有一半圓形隆起,表面黏膜光滑,質地柔軟,無壓痛。
  • 頸部超聲波:明確囊腫大小和位置,是否與甲狀腺及頸部相連。
  • 頸部MRI 或 CT 檢查:以瞭解病變範圍,排除異位甲狀腺和甲狀舌管囊腫。
  • 穿刺檢查抽液:利用幼針穿刺抽吸囊腫,由出淡黃色黏稠囊液即可確診。

 

 

先天性舌根囊腫如何治療?

手術切除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手術切除容易傷及舌神經,若囊腫未完全切除,則有復發的可能性。目前也有注射治療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等治療方式,詳細直接咨詢你的主診醫生。

 

 

由於囊腫長在舌根深處,隆起部位也不顯眼,因此一般的口咽檢查不易發現囊腫。但當囊腫增大而推壓會厭時,就會引致嚴重的呼吸困難。若有懷疑,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探討 — 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和治療

「林先生因為頸上出現腫塊懷疑患癌而求醫,後被確診為先天頸側囊腫。林先生聽到自己有先天性疾病表示難以置信。 他堅定表示自己頸上的腫塊是在一次大感冒之後才出現,怎可能是先天就有的疾病呢!醫生解釋這個病雖然是先天性,但發病時間通常在兒童時期或成年後,更多時是在上呼吸感染後出現症狀才被發現。」

 

 

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是什麼?

由於瘻管及囊腫發生在頸側,所以命名為「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但凡出現在咽內及頸側皮膚且開口的叫「瘻管」,只在咽內或頸側皮膚一端有開口的叫做「不完全瘻管」,如果頭尾兩端都沒有開口,只有一些殘留在組織內的上皮腔隙,令分泌物停留而發展成「囊腫」。這三種狀態可因病情發展而互相轉變:例如,瘻管發炎長出肉芽堵塞瘻管一端或兩端,瘻管就轉變成囊腫;相反,囊腫破裂,就會形成瘻管。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被認為是良性腫瘤,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危險,只有在炎症及化膿情況下,腫瘤才有機會發展成惡性腫瘤。

 

 

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有什麼類型?

  • 一型:瘻管開口位於乳突尖前下方,少數在耳後或下頜骨升支後方,瘻管管道沿面神經主幹的外側,與外耳道相通伸延到外耳道附近。
  • 二型:瘻管開口於下頜角附近,有部分位元於下頜下緣與舌骨之間,伸延到相應範圍的上頸深部。管道向上沿面神經主幹的外側或內側,或在面神經的主要分支之間穿過,與外耳道相通。

 

 

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的病因是什麼?

這個病的成因尚未完全理解,時至今日數據看來都指向是胚胎發展障礙,即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致。從妊娠第4周開始,胚胎形成了鰓裝置過程中發生故障,鰓弓因沒有完全消失而遺留空洞,繼而形成囊腫或瘻管。囊腫由外胚層組織組成,而瘻管則由與咽組織相對應的內胚層組成。另外遺傳也是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因素之一。

 

 

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的症狀有哪些?

症狀最常出現在感染炎症或外傷之後,可能出現:

  • 頸部出現有彈性,可移動和無痛的腫塊,腫塊增長快速
  • 囊腫增大可引起喉部移位
  • 瘻管分泌物溢出
  • 壓迫神經血管引起疼痛
  • 間歇性腫賬
  • 吞咽困難,吞咽時牽拉感,咽部突起或脹大
  • 有分泌物流入咽喉
  • 囊腫的急性炎症引起發燒
  • 聲音沙啞
  • 病變部位有壓迫感

 

 

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如何治療?

治療頸側瘻管及囊腫的唯一常用方法是手術。為免復發,必須完全切除瘻管或在囊腫上皮組織的所有部分及附近的組織。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頭頸部腫瘤 — 嚼肌間隙感染及治療

「50歲的林先生牙齒一直不太好,近期一側面龐腫脹,他以為是燥火牙痛,叫太太煲涼茶飲用。但飲用後情況未見好轉,腮頰反而越來越痛,不單又紅又腫,用手按著痛處,還感到一下一下的跳痛。林先生連張開口說話都有困難,要張口食飯就更辛苦,基乎是無法進食。林先生唯有求醫,經診斷後發現嚼肌間隙已受嚴重感染並積膿,再不治理恐怕會危及面部神經。」

 

 

嚼肌間隙是什麼?

嚼肌又叫咬肌,是頭部肌肉,用於咬合和咀嚼,面部兩側各有一塊嚼肌,從下頜或下頜骨沿伸到顴骨。嚼肌間隙則位於咬肌與下頜升支外側骨壁之間的間隙,由於位置深邃隱蔽,所以是常見的頜面部間隙感染之一。嚼肌間隙的前面緊靠著下頜智慧齒,口腔或牙齒感染,例如牙周病,下頜智慧齒冠周炎、牙槽膿腫和下頜骨骨髓炎等等,都可以感染到嚼肌間隙令它發炎膿腫。

 

 

嚼肌間隙感染的病因是什麼?

最常見的嚼肌間隙感染來自口腔和牙周疾病,尤其下頜智慧齒牙冠周炎,也可以是下頜磨牙的根尖感染或下頜骨骨髓炎等等。受感染部位的膿腫破潰,經骨膜進入嚼肌間隙,或通過下頜磨牙或下頜骨的淋巴管進入嚼肌淋巴管引致感染。

 

 

嚼肌間隙感染有什麼症狀?

嚼肌間隙感染屬於急性發炎,主要症狀是整個面龐,以嚼肌為中心出現紅腫、跳痛及壓痛。用手輕按感到深處有壓痛及有凹陷水腫,患者難以張開口,發高燒等症狀。

 

 

嚼肌間隙感染如何治療?

通過常規的血液檢查和CT掃瞄檢查,了解感染狀況以及對相關組織的影響,根據炎症病程,可使用:

  • 抗生素減輕全身症狀;
  • 利用穿刺針在升支骨板外側抽出膿液;
  • 採用手術切開引流,將積藏在嚼肌間隙內的膿液徹底排走;
  • 嚴重者需做死骨刮除,將骨面死骨或壞死組織清除,使傷口盡快癒合;
  • 當嚼肌間隙感染舒緩或被控制後,盡早治療或拔除引發感染的牙齒。

 

 

如何預防嚼肌間隙感染?

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預防嚼肌間隙感染有絕大幫助,注意口腔清潔,減少口腔感染。若智慧齒難以清潔,可考慮拔除。有牙患必須就醫防感染擴散。若出現嚼肌區紅腫和壓痛、張口困難等症狀,就要儘早求醫。

 

 

頭頸部是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後果嚴重,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需要協助,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兒童頭頸腫塊及治療探討 — 甲狀舌骨囊腫、皮脂腺囊腫

「余太太幫5歲兒子洗澡時,無意間發現兒子頸上有硬塊,觸摸時可滑動但不痛。她擔心是腫瘤於是急忙帶兒子求助。醫生指出兒童頭頸腫塊其實是常見的問題,跟成年人稍為不同,兒童頸上出現腫塊時要考慮可能是先天性囊腫,跟惡性腫瘤相關的機會較少。經過問診及詳細檢查後,小朋友確實是患有先天性囊腫,囊腫又未對附近組織或器官造成影響,可選擇暫時觀察或手術切除。」

 

 

兒童頭頸腫塊簡介

兒童頭頸部腫塊是很常見的問題,要判別哪些跟惡性腫瘤相關,哪些屬於良性硬塊十分重要。由於兒童頭頸部腫塊的種類和特性,跟腫塊在頸上出現的位置有一定的相關性,我們會討論三個區域,分別是出現在"頸前方中線"、"頸側"及"頸後方"。本文會先談談其中出現在頸前方中線的「甲狀舌骨囊腫」和「皮脂腺囊腫」。

 

 

甲狀舌骨囊腫

出現在頸前方中線多是「甲狀舌骨囊腫」,因甲狀腺發育過程出現障礙,於頸前中線形成囊腫。囊腫的質地柔軟富彈性且不痛,囊內有黏液。一旦併發感染會造成局部蜂窩組織炎引起疼痛腫脹,有時在皮膚形成一開口瘻管,內有黏液。另一個常見的是「皮脂腺囊腫」,同樣有受感染風險,感染後腫塊逐漸變大。

 

治療方法

治療「甲狀舌骨囊腫」或「皮脂腺囊腫」主要是手術切除。為減低甲狀舌骨囊腫復發機率,有時需要連同部分舌根軟組織及舌骨中央部分一併切除。囊腫若仍處於感染期,患處會十分繃緊及疼痛,局部腫脹並容易出血,即使用上抗生素效果也未見理想,這時先將做膿液引流,待炎症舒緩後再進行手術治療。

 

 

問診及初步檢查

診治時要仔細詢問病史,留意小朋友是否出現頭頸部硬塊並同時伴隨下列症狀,有就要留神:

  • 腋下及腹股溝區也發現腫塊
  • 腫塊生長快速
  • 腫塊出現在兩側頸部鎖骨的上方
  • 發燒、體重下降、出血、晚間盜汗
  • 腫塊固定不滑動且大過2-3CM

 

 

雖然大部分的兒童頭頸部腫塊非關惡性腫瘤,但仍有約一成和癌腫有關,不能忽視,以免錯失診斷和治療的先機。下篇文章我們會再談談其他常見的兒童頭頸部腫塊疾病。

 

如發現頸部出現腫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