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九龙尖沙咀汉口道4-6号
骐生商业中心5楼02室
(近九龙酒店)
电话: (852) 3100 0555
传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专科周振权医生

头颈外科

硬颚癌是一种易被忽略的口腔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可挽救生命!

 

「49岁的张先生,长期吸烟并有嚼槟榔习惯。三个月前发现口腔顶部有一小块白斑,因初期无痛并未在意。后来白斑逐渐扩大并形成溃疡,伴随吞咽疼痛和牙齿松动。张先生就医后经切片检查确诊为《硬颚癌》,接受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射治疗,目前定期追踪中。」

 

 

 

硬颚癌是什么?

硬腭是口腔顶部的前部区域,位于口腔的上部,与鼻腔底部相邻。它是一个坚硬的结构,主要由两块骨头构成,有口腔黏膜覆盖。硬腭是分隔口腔和鼻腔,这样呼吸和进食可同时并进,不会相互干扰。硬腭亦为咀嚼时牙齿提供支撑、辅助发音、保护口腔内的组织免受外力损伤。由此看到,硬腭的健康对于口腔功能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硬腭出现溃疡、肿瘤等,会导致咀嚼、吞咽、发音及呼吸困难。

 

硬颚癌(Hard Palate Cancer)就是发生这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等类型。它通常发展缓慢,但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可侵犯周围组织和骨质(如鼻腔或上颌骨)。

 

 

硬颚癌常见症状及潜在伤害有哪些?

  • 早期症状:口腔白斑或红斑、小溃疡、局部硬块
  • 进展期症状:溃疡持续疼痛、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臭、牙齿松动、出血
  • 潜在伤害:肿瘤扩散至鼻腔或咽喉,影响呼吸与进食;晚期可能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或肺部

 

 

硬颚癌的病因是什么?

  • 主要风险:吸烟、饮酒、嚼槟榔,病人若同时有这三样习惯,患病风险倍
  • 其他因素:人类乳突病毒(HPV)感染、长期口腔刺激(如不合假牙)、营养不良、遗传虽然不常见,但某些遗传基因与硬腭癌有关

 

 

硬颚癌如何诊断?

硬颚癌是其中一种头颈癌,诊断和检查方法大致一样,包括:

  • 口腔检查:目视及触诊评估肿块范围
  • CT或MRI扫描:确认肿瘤侵犯深度及是否转移
  • 活组织检查:病理切片检查确诊癌细胞类型
  • 辅助检查:PET-CT用于评估全身转移可能性

 

 

硬颚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硬腭癌的通常需要多学科合作,主要包括:

  • 手术切除:早期肿瘤首选,需切除部分硬颚骨,必要时重建修复手术
  • 放射治疗:针对无法手术或手术后残留癌细胞,减低复发风险
  • 化学治疗:晚期或转移癌症合并手术和化疗
  • 标靶与免疫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或PD-1抑制剂。
  • 复康与支持治疗:语言治疗、营养支持等帮助病人改善生活品质

 

 

有任何耳鼻喉问题,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耳鼻喉专科医生为你详细诊治(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微创耳膜修补术 —— 治疗耳膜穿了及鼓膜修补的选择

耳膜完整是听力健康的重要关键。但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可导致耳膜受损的因素,例如过度挖耳、慢性中耳炎等。一旦耳膜穿破,便会出现听力下降、杂音、耳鸣、耳朵流脓等症状。以往只能通过传统的耳膜修补手术修补耳膜,但创伤性较大,恢复时间也比较长,病人也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及住院。

 

有鉴于此,香港耳鼻喉专科周振权医生早于1999年,致力研发出微创补耳膜手术。至今廿多年过去,此项微创补耳膜手术仍不断造福众多病人,令其重拾听力。

目前,微创耳膜修补术已为病人提供了一种治疗耳膜穿了及鼓膜修补的选择。

 

 

微创耳膜修补术原理

微创耳膜修补术是透过精细的手术方式,在病人的外耳道进行一个小切口,取出一小块肌肉膜,用作修补破损的耳膜。整个手术过程只需30-45分钟,病人局部麻醉即可。由于伤口细小,一般在手术后2天内就能自行愈合,所以无需缝针,病人手术后可即日出院。对于很多饱受耳膜问题困扰的病人来说,微创耳膜修补术无疑是改善听力的好选择。

 

以往我们曾介绍过一个病例。病人双耳耳膜均破损超过二十年,也曾接受过传统补耳膜手术,但后来耳朵因严重发炎导致听力丧失,不能工作也影响生活。后来,病人接受微创耳膜修补术,手术后听力逐步恢复,甚至能听到环绕立体声。

 

周振权医生表示,导致耳膜破损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中耳炎,其次是不小心挖耳凿穿耳膜。有些病人耳膜穿孔多年也不理会,这样细菌有机会透过破损的耳膜入侵内耳,届时可诱发耳鸣、头晕、甚至失聪。因此,耳膜穿孔应尽快修补。

 

 

哪些类型的耳膜不适合微创耳膜修补术

大多数耳膜破损的病人都适合做这项微创手术。然而,耳膜破损面积超过一半或以上,或是外耳道狭窄的病人,可能就不适合这种手术。如果你有需要修补耳膜,请跟你的主诊耳鼻喉专科医生了解清楚。

 

 

总结

微创耳膜修补术能为耳膜破损病人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大大提高了病人就医的意愿,让病人重拾听力。

 

 

如果你也因耳膜穿孔而听力受损,《微创耳膜修补术》也许能帮助到你,详情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耳鼻喉专科医生为你详细诊治(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 — 常见问题(三)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在广泛应用治疗耳咽管功能受损或阻塞的疗法,但术后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本文会继续回答《耳咽管气球扩张术》的常见问题: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后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

大多数人在手术后的一周内能够恢复正常活动。在手术后头几天,可能会有轻微的耳痛或耳鸣,不适感会逐渐减轻。

 

 

有其他治疗耳咽管功能障碍的方法吗?

除了耳咽管气球扩张术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 药物治疗可减轻耳咽管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如鼻塞、耳鸣和听力下降。这些药物包括抗组织胺药物、鼻腔类固醇喷剂和抗炎药物等。不过,药物治疗只能减轻症状,无法解决耳咽管功能障碍的根本问题。
  • 物理疗法也有助改善耳咽管功能,例如耳咽管运动训练和压力平衡训练。这些训练需要由物理治疗师指导病人正确控制耳咽管的开放和关闭。
  •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保持体重正常、适度运动、避免过度揉搓鼻子等。
  • 耳咽管导管插入、耳咽管肌肉注射等。

 

 

如何预防耳咽管功能障碍?

耳咽管功能障碍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耳部结构、疾病和生活习惯等。虽然无法可以完全防止出现耳咽管功能障碍,但仍有措施可降低风险。如下:

  • 避免过度揉搓鼻子,尤其是在感冒或鼻塞时。过度揉搓鼻子会导致耳咽管受损,增加功能障碍的风险。
  • 吸烟和吸二手烟都会增加患耳咽管功能障碍的风险,不要接触烟草。
  • 肥胖和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患耳咽管功能障碍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 患上呼吸道感染可导致耳咽管功能障碍。患病要马上治疗以减少对耳咽管的影响。
  • 定期接受耳鼻喉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耳咽管功能障碍的问题。

 

 

耳咽管运动训练是怎样的训练?

这是一种物理疗法,旨在改善耳咽管的功能。训练通常由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指导病人正确控制耳咽管的开放和关闭,训练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做特定的肌肉运动,如咽喉肌肉收缩和舌头运动,来刺激耳咽管的开放和关闭。
  • 改变呼吸模式和咽喉肌肉的协调,学习在气压变化时调节耳咽管的功能,从而达到平衡气压的目的。
  • 练习某些动作,例如吹气、咳嗽和吞咽等刺激耳咽管的运动,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如果你也受耳咽管阻塞引起的各项症状所折磨,《耳咽管球囊扩张术》也许能帮助到你,详情请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专业耳鼻喉医生为你讲解及诊治,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耳咽管氣球擴張術 — 常見問題(二)

 

上文介绍了《耳咽管气球扩张术》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

耳咽管有什么功能?

耳咽管受阻或闭塞会有什么症状?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是什么?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前要做什么检查?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今次我们会继续回答《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关于手术的其他常见问题: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手术的成效如何?

目前,耳咽管球囊扩张术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率在70%至90%之间,有医生甚至认为成功率大于90%,这意味着大多数病人都能从手术得到改善,包括:

  • 手术扩张了耳咽管,增加通气能力,耳鸣、耳痛、听力下降、耳压不平衡等症状得到舒解。
  • 手术改善了耳咽管的通气功能,减轻因中耳内压失衡而引发的中耳炎症状。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有哪些风险?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是一种相对简单和低风险的手术。可能的风险如下:

  • 手术后的头几天会感到轻微的耳痛、耳鸣或压力感。这些不适感只是暂时的,症状会逐渐减轻。
  • 如果手术部位出现感染,就会红肿、发热、分泌物增多或疼痛加剧等。
  • 手术过程中有机会轻微出血。
  • 手术后喉咙或感到疼痛不适,但不适感会逐渐减轻。
  • 出现罕见的并发症机会不高,例如耳咽管破裂、中耳感染或气胸等。

 

 

有什么症状可考虑耳咽管气球扩张术?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主要用于治疗耳咽管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有以下症状则可考虑:

  • 耳咽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持续性耳鸣。
  • 因耳咽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压力不平衡,听力下降。
  • 因耳咽管功能障碍而反复发作中耳炎。
  • 长期感觉耳朵内有压力或堵塞感。
  • 常常出现耳痛、耳痒、耳垢增多等耳部不适感症。

 

 

什么情况不适合接受耳咽管球囊扩张术?

下列情况可能不适合耳咽管球囊扩张术:

  • 中耳炎,特别是急性中耳炎若感染仍未受治愈或受控。
  • 耳咽管结构畸形,管导狭窄或闭锁,手术可能无法有效改善。
  • 其他耳部疾病,如中耳积液、鼓膜穿孔等,需要先治疗才再考虑耳咽管球囊扩张术。
  • 鼻咽癌患者、喉癌患者都不适合进行耳咽管球囊扩张术。

 

 

耳咽管球囊扩张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后,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化妆品或其他刺激性产品接触手术部位。
  • 避免剧烈活动及提取重物,以免增加手术部位的压力。
  • 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用力吹鼻子,以免对耳咽管产生压力。
  • 小心耳朵不要进水,以免影响耳咽管的恢复。
  • 不要揉搓耳朵或使用棉花棒等物品进入耳道,以免刺激手术部位。
  • 避免食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耳咽管。
  • 定期复诊及检查,以确保手术部位的恢复良好。

 

 

下篇文章我们会继续有关《耳咽管球囊扩张术》的其他常见问题。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耳咽管球囊扩张术》如何帮到你,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 — 常见问题(一)

 

耳咽管功能受损或阻塞时,中耳压力会失衡,引起耳鸣、听力下降、耳痛等问题。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则是通过一个细小球囊来扩张耳咽管,让其恢复正常功能。本文和下篇文章会介绍《耳咽管气球扩张术》的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

 

 

耳咽管有什么功能?

耳咽管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管道,它具有的功能如下:

  • 平衡中耳和外界的压力。当我们吞口水或做吞咽动作时,耳咽管便会打开,空气就能进入中耳,这样中耳内外的压力就会平衡,维持正常听力。
  • 耳咽管起排除中耳内的分泌物和废物的作用。耳咽管健康能防止感染和炎症发生。
  • 耳咽管也涉及调节呼吸的作用,当深呼吸或进行剧烈运动时,耳咽管会打开,令耳内气压保持平衡。

 

 

耳咽管受阻或闭塞会有什么症状?

以下是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

  • 耳朵有闷塞感、听力下降
  • 耳鸣
  • 耳朵周围或头部有压力感
  • 耳朵痛、头痛
  • 说话时听到自己的回音
  • 头晕、平衡力下降
  • 吞咽时耳朵有不适的阻塞感觉
  • 耳咽管阻塞有机会令鼓膜收缩或突出。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是什么?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是利用导管一个特殊的细小气球插入耳咽管,然后为小气球充气来扩张耳咽管。手术能帮助恢复耳咽管的正常功能,改善通气,减轻耳压不平衡和其他相关症状。手术相对简单和低风险,可以在门诊或手术室进行。手术需时约30分钟。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前要做什么检查?

手术前检查主要是评估病人的耳咽管功能和确定适合手术。检查包括:

  • 检查耳朵、鼻和喉咙有没有异常情况或其他疾病。
  • 听力测试了解是否存在听力下降问题。
  • 中耳压力测试,可评估耳咽管的通气功能和中耳压力是否平衡。
  • 鼓膜检查了解鼓膜有否穿孔或其他鼓膜问题。
  • X光、CT电脑扫描或MRI能详细了解耳咽管的结构和功能。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手术过程大致如下:

  • 手术前局部或全身麻醉。
  • 医生从病人的鼻腔中插入一个细长的导管,通过鼻腔将其引导到耳咽管的入口处。
  • 导管到达耳咽管入口处,通过导管将一个细小球囊送入耳咽管内,然后充气膨胀球囊。
  • 球囊膨胀后便会扩张耳咽管,助其恢复正常的气压平衡和通气功能。
  • 之后将球囊排气,然后取出。

 

 

下篇文章我们会继续有关《耳咽管气球扩张术》的其他常见问题。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如何帮到你,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耳咽管气球扩张术 — 治疗耳咽管功能障碍。医生与病人有什么评价?

 

耳咽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听力,《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是目前广受推崇的治疗方法,究竟它有什么优点?医生与病人又有什么评价?

 

本文是病人及医生对此项手术的访谈,引述供大家参考。

 

医生:受到耳咽管功能障碍影响的人群不是小众。我甚致认为人人都有机会因为感染引致某程度的耳咽管功能障碍,从而判断它对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有多广泛。

 

病人:由于出现耳压问题,我变得无法正常听到谈话。听力下降也严重影响我的工作,由于工作需要照顾很多人,现在已经做不来了。同时,当我乘搭飞机时,由于耳内的压力无法平衡,可怕的感觉实在难受极了。而当我置身一群人当中,我发现自己难以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例如,在餐厅里,我无法正常交谈及应对。

 

医生: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已问世好几年。方法是将一个小气球通过鼻子置入耳咽管口,然后再放入耳咽管。

 

病人:耳鼻喉科医生发现我的耳咽管有通气问题。检查证实我患有慢性中耳炎。医生建议在耳咽管插入通气管,然后我在耳鼻喉科诊所内进行了手术。可惜,手术效果不似预期,耳朵的问题仍在,听力依然很差。

 

医生:我们进行通气管扩张术已有些时日。早在 2013 年 9 月治疗第一位患者,从那时起,我们已经使用这种方法帮助了很多人。在手术过程中,导管经由鼻腔插入管道,然后在 10 巴压力下扩张 2 分钟。我们为患有慢性中耳疾病并出现听力损失的病人进行管道扩张术,希望能消除他们的症状而避免要接受耳外科手术。

 

病人:耳鼻喉医生则建议我采用耳咽管气球扩张术来扩大管道。

 

医生:耳科手术必定涉及全身麻醉。而经由鼻腔进入的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则不用全身麻醉,虽然或者会引起鼻黏膜出血,但问题很易解决,手术风险甚低。

 

病人:手术后24小时,我已经可以离开诊所回家了,我没有任何痛楚感觉,一直困扰我的耳朵问题也摆脱了,我可以立即返回工作岗位。

 

医生:病人手术后6-8星期内要定期复诊。手术后,医护人员会指导病人每天做 20-30次捏鼻鼓气(Valsalva)动作,目的是保持耳咽管道通气。当进行捏鼻鼓气动作,病人的鼻咽部会增加压力令耳咽管充气,从而迫使空气进入中耳区域。方法就是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大力鼓气,增加压力,直到空气被迫进中耳。这个动作对于没有耳咽管功能障碍的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有慢性管道功能障碍的人来说有时是做不到的。

 

病人:医生建议我每天做几次捏鼻鼓气(Valsalva)动作来确保耳咽管通畅。

 

医生:虽然耳咽管气球扩张术的治疗成效因人而异。但我们有一些病人在手术后,耳咽管立即恢复通气,他们说手术当天就能听到声音了。

 

病人:对我来说,手术彻底改善我的生活品质。现在,我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焕然一新,我对此非常满意。

 

医生: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反馈,就是病人在接受耳咽管气球扩张手术治疗后,变得更快乐、更乐观,不再被耳朵问题所困扰。

 

病人:我接受手术已有一年之久,效果十分满意。

 

医生:近年来,耳咽管气球扩张术广泛应用在成年的耳咽管障碍病人身上。今后,我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很可能也会推广到同样患有慢性耳咽管道功能障碍的儿童身上。我可以想象,儿童病者将来也会从耳咽管扩张术中受益。

 

 

如果你也受耳咽管阻塞引起的各项症状所折磨,《耳咽管球囊扩张术》也许能帮到你,详情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耳鼻喉专科医生为你详细诊治(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头颈部肿瘤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什么疾病?有何症状?

 

「30多岁的荣先生,几年前耳周及颌下位置出现一些细小无痛的肿块,并有低烧症状。求诊后首次被告知为颈淋巴结核,经过一番药物治疗,但未见起色。自此之后,症状持续加重,还波及面、背、甚至臀部也逐渐出现约3-5cm左右的肿块。肿块质地实而韧,患处四周的皮肤有瘙痒。荣先生不断四出求医,做了各种检查,被告知患纤维瘤,也有混合瘤等,但治疗效果一直不佳。最近,他更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等肾病症状。今次的医生建议抽取活组织检验,在显微镜下见到淋巴结的结构仍在,淋巴滤泡已形成,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大量增生,肉芽组织形成。结果荣先生被确诊患上不常见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什么病?

英文简称ELG或Kimura病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它以攻击人体淋巴结(尤其是颈部淋巴)、软组织及唾液腺为主要的炎症疾病。准确病因尚未能确定,但相信与病人自身免疫能力、过敏反应、癌肿瘤、甚或是昆虫叮咬、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有关。

 

这个病亦有明显的区域性,病例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男女比例约为3∶1,虽然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发病,不过,以年介20-50的中青年男士最为高危,他们占患者人数七成以上。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症状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属慢性炎症疾病,被攻击的腺体及淋巴会出现一些无痛肿块,比如:

  • 耳后、腮腺、颌下腺、腹股沟或乳腺区等位置的皮下出现结节或肿胀;
  • 肿块从3-10cm不等,按压没有痛感,跟周围软组织没有明显境界;
  • 肿块四周皮肤因脂肪萎缩而有凹陷状态;
  • 患处瘙痒;
  • 白细胞数量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淋巴结内淋巴滤泡增生,严重的淋巴结结构会消失;
  • 毛细血管大量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并明显增生至管壁增厚,甚至管腔堵塞。

 

 

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治疗方面,如果肿块多而且边界不清,只用外科手术将其完全清除是很困难的,所以常规治疗是放射治疗结合手术治疗。幸好它是慢性良性肿瘤,治疗效果通常较好,但就容易复发,所以要定期覆诊,留意病况。

 

 

如果你发现头颈部肿瘤,请即求医。如需协助,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耳鼻喉专科医生为你详细诊治(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头颈部肿瘤 — 食管癌转移颈淋巴,怎样检查及治疗?

 

「60岁 王先生发现自己左下颈有肿块。王太太用手轻按王先生颈部肿块时,留意到肿块质地较硬,而且是固定不移动的,按压时王先生也不觉疼痛。但在此之前几个月,王先生进食时出现吞噬困难,起初只是食较硬食物时才有很难吞下的感觉,但最近除了饮水之外,其他食物无论软硬都难以吞咽。医生初步检查,王先生颈上的肿块位于颈部锁骨上窝位置,按压没有痛感,肿块是固定不滑动的,也没有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有轻微声音嘶哑,但咽喉没有痛也没有咳血情况。王先生有几十年的吸烟和饮酒习惯,家族中有近亲死于胃癌。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证实王先生患有食管癌,而颈上淋巴肿瘤则因食管癌转移所致。」

 

 

颈有肿块要做什么检查?

在颈部锁骨上窝出现肿块,一定要检查来确定属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如果是恶性肿瘤,也要确定是原发还是继发的癌肿。以王先生的症状来说,要透过计算机扫瞄CT检查,内镜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检查,来明确诊断。

  • 电脑扫描CT颈部,发现左锁骨上窝有数粒5-2cm的淋巴结融合在一块,边界不清更与下段部的颈内静脉及食管外侧壁黏连在一起,似有恶性癌细胞转移颈淋巴的可能。
  • 电脑扫描CT检查食道,发现食道中段纵隔腔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患食道癌机会大增。
  • 食道钡造影检查,显示食道中段有缺损,食道变细及扭曲。
  • 细针穿刺细胞检查,抽取颈肿块组织化验,显示为鳞状细胞癌转移颈淋巴。综合上述各项检查之后,确定王先生是晚期食道癌,颈上肿块因食道癌輚移颈淋巴所致。

 

 

食道癌转移颈淋巴治疗方法

由于每位病人的病况和身体状态都不一样,所以要按个别病人的状况作全面评估,比如年龄、病史、心肺功能等等,才能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而语,头颈外科手术切除加化疗减低复发是常用的手法。如果病人的情况较好,可在手术前一星期先做放射治疗,然后再做食管癌手术的同时一并进行颈淋巴清扫术。上述王先生在手术后不愿再接受化疗,在手术后两年癌症复发并转移至颈及脑,鉴于病况严重,家属及病人本身决定不再治疗,病人在癌症复发后两个月后去世。

 

 

所以,颈部出现不明肿块,绝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曾患癌症(例如乳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等等恶性肿瘤)就更要警剔。对于那些质地较硬的淋巴结,要怀疑癌细胞转移淋巴的可能,及早求医。

 

 

如你发现颈部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即联络香港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由我们的耳鼻喉专科医生为你详细诊治(电话3100 0555)。

 

 

资料来源:

香港耳鼻喉专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务、头及颈外科服务

听力及言语治疗、验配助听器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睡眠障碍治疗

面部整形治疗、医学美容服务

https://www.hkentspeci
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