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林小姐,近兩年發現右耳聽力逐漸下降,尤其在嘈雜環境中,她完全聽不清別人的說話。同時出現耳鳴症狀。最近連左耳也開始出現類似症狀,偶爾還感到輕微頭暈。經耳科檢查與聽力測試後,確診為「雙側耳硬化症」。林小姐接受了鐙骨手術後,聽力和症狀都有改善。」
耳硬化症是什麼耳疾?
耳硬化症(Otosclerosis)是一種因內耳聽小骨(尤其是鐙骨)周圍骨質異常增生,導致聲音傳導受阻的疾病。具體來說,耳硬化症涉及到耳朵內的密集軟骨層(enchondral layer)轉變為不規則的海綿狀骨病變,這些病變會影響到聽小骨之一的鐙骨(stapes)。當這些病變達到鐙骨時,增生的骨質會被吸收並硬化(sclerotized),無法正常振動,最終導致聽力損失、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合併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耳硬化症有何症狀及影響?
- 聽力下降:呈漸進性的聽力下降,初期從一側耳開始,之後可擴展到雙耳,對於低頻的聲音(如男性說話聲)很難聽清。
- 持續耳鳴:約70%患者會出現持續性耳鳴,類似嗡嗡或流水聲。
- 平衡力差:有患者因內耳受損而影響平衡力變差及眩暈。
耳硬化症的病因是什麼?
- 遺傳因素:約50%患者有家族史,與特定基因(如 TGBF1)突變相關。
- 激素影響: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倍,懷孕可能加劇症狀。
- 病毒感染:部分研究認為麻疹病毒可能誘發骨質異常增生。
- 其他風險:長期暴露噪音或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耳硬化症的如何診斷?
- 純音聽力檢查:確認低頻傳導性聽損。
- 鼓室圖檢查:評估中耳功能,排除其他疾病(如中耳炎)。
- 高解析度CT掃描:觀察鐙骨及周圍骨質增生情況。
- 耳鏡檢查:發現部分患者耳鼓膜後方泛紅。
耳硬化症的如何治療?
- 助聽器:適用於輕中度患者,可改善聲音傳遞。
- 鐙骨切除術:切除固定鐙骨並植入人工聽骨,成功率達90%。
- 鐙骨雷射手術:最新微創技術,可減少手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 其他建議:避免懷孕期間氟化物補充(可能加重骨質增生)。另定期追蹤聽力變化,尤其手術後需要防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