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容先生,近月來因出現持續頭暈,不時還會嘔吐而求醫。他在醫院做了不同的檢查,但各項指標都正常無異。於是醫生建議他接受常規腦電圖(EEG)檢查,此時發現他的顳部大腦皮質呈現功能低下之情形,所以又進行了腦部MRI核磁共振檢測,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在容先的左邊顳骨部發現一大個腫瘤。之後經耳後切開作了根除性手切除,手術十分成功,術後並未出現面神經麻痺及聽力下降等情形。手術後的病理化驗報告證實,該腫瘤為罕見的《顳骨巨細胞瘤》。」
骨巨細胞瘤本是常見的骨腫瘤,它的發病率頗高。由於它具有破骨性,所以又叫破骨細胞瘤。巨細胞瘤多發生在長骨,或面部的頜骨及蝶骨,而出現在顳骨(圍繞耳朵前後的骨)就比較少見。
症狀因腫瘤發生的部位和侵及範圍而有所不同,初期可無症狀,隨病情進展,會出現相應症狀。以耳痛最為常見,主要是腫瘤壓迫附件的組織或併發炎症引致。正如容先生的例子,如腫瘤發生於顳骨部位,可引起疼痛,聽力喪失、腫塊、面神經麻痺及眩暈等。如侵犯中耳或內耳就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面癱及眩暈等症狀。腫瘤繼續發長,病人耳周會局部隆起變形。當腫瘤侵犯顱腦,可引起顱內症狀,比如癲癇。
骨巨細胞瘤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確定。而且由於症狀多樣化,增加了檢測或診斷的不準確性。巨細胞瘤也有高度的局部骨質破壞、復發及遠處轉移等惡性癌腫瘤特徵,為診斷和治療帶來挑戰。
CT電腦斷層掃描 MRI磁共振成像,還有純音測聽檢查等都有助於診斷。在顯示骨質破壞方面,CT起大作用。但在顯示腫瘤範圍及其累及軟組織或關節情況方面,MRI更關重要。此外,純音測聽檢查可明確聽力下降性質及程度。手術後的組織病理化驗可準確判斷腫瘤的性質。
治療以手術為主,而且要徹底清除所有受影響的部位及周圍的軟組織。因為骨巨細胞瘤有惡性腫瘤特性,容易復發,又可遠處轉移。因為治療上會以治療惡性癌腫瘤方法對待。手術後輔加放射治療,但放射治療又有機會誘發腫瘤惡變風險,所以病人必須長期覆診監察。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