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我們說過頸靜脈球瘤容易被誤診,它雖是良性腫瘤,但它具有高度侵犯性,可導致多發性腦神經麻痹,誘發嚴重的後果。今次談談頸靜脈球體瘤有什麼症狀、如何診斷及治療。
視乎腫瘤原發位置及發展狀況而出現不同症狀。最常見的症狀為聽力下降、搏動性耳鳴,其次是外耳道腫物、面癱、伸舌偏斜、耳流膿、耳痛、眩暈、外耳道出血、聲音嘶啞、耳脹悶、面部抽搐、頭痛、上頸部包塊、吞咽障礙、言語含糊。這些症狀也是其他耳鼻喉科疾病常有的症狀。這也是為什麼頸靜脈球瘤容易誤診診為中耳炎、中耳膽脂瘤、血管瘤、中耳癌、肉芽腫、黑色素瘤的原因。事實上,頸靜脈球體瘤可於疾病晚期才出現較明顯症狀。
中老年階段發病者,腫瘤生長較為緩慢,加上頸靜脈球瘤首發症狀不典型,一般的常規檢查有一定難度。如僅CT及MRI平掃檢查, 或聽力檢查、取活檢甚致單憑經驗診斷容易造成誤判。如果病人除了耳部症狀外,還伴隨其他腦神經症狀時,要警剔頸靜脈球瘤的可能。發現病人有外耳道或鼓室紅色腫物時,更要考慮到此病的可能。善用CT和MRI影像學診斷,薄層顳骨CT、MRI增強掃描、免疫組織化學檢查,加上醫生警覺,可提高正確診斷「頸靜脈球瘤」,為病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手術切除
治療頸靜脈球體瘤首選仍以手術切除為主。根據腫瘤的部位、侵犯範圍,選擇最佳手術入路,以期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例如,局限於鼓室內的小型腫瘤,從外耳道入路或耳後入路;體積較大涉及頸靜脈孔區的腫瘤,則從顱底入路,外側方、後側方或前方入路;腫瘤沿頸動脈岩骨部或咽鼓管侵及岩尖並長入中顱底的,則從顳下窩入路。手術原則以不損傷重要神經血管結構為大前題,最大程度的徹底切除腫瘤。
放射療法
如果腫瘤影響範圍廣泛、或難以手術切除,或手術切除不滿意者,或全身情況不容許進行手術,都可進行放射治療或立體定向敫射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控制腫瘤生長和減輕狀況。
介入治療
學者建議手術前一天進行血管栓塞,可降手術區的出血,也降低頸靜脈球體瘤釋放令血管興奮的化學物質。由於身體狀況未能接受手術的病人,介入治療也是緩解症狀和壓力的治療方式。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