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4-6號
騏生商業中心5樓02室
(近九龍酒店)
電話: (852) 3100 0555
傳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專科周振權醫生

頭頸部脂肪肉瘤:揭開它“偽裝成良性脂肪瘤”的面紗

 

 

「65歲倪先生,六年前左邊臉的腮腺出現腫物並做了手術切除,但自此腮腺腫物反覆復發,他也接受了多次的手術切除。現今又復發了,倪先生透露前兩次手術均被診斷為良性脂肪瘤,但腫物迅速增大至13cm,嚴重影響頸部活動。影像學檢查顯示腫塊內有不規則軟組織分隔,最終病理確診為高分化脂肪肉瘤(MDM2和CDK4陽性,Ki-67指數10%)。手術後輔以放療,隨訪18個月無復發。」

 

 

倪先生的病例正反映脂肪肉瘤的可怕之處,它常偽裝成良性病變,容易被誤診為良性脂肪瘤。如果治療後一再復發或快速生長,就要警惕惡性可能。

 

 

何為頭頸部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是一種源於脂肪細胞的惡性腫瘤,佔成人軟組織肉瘤的25%-30%。頭頸部僅佔所有脂肪肉瘤的9%,多發生於腮腺、頸部深部間隙或鼻腔鼻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分為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樣型、多形性型等亞型,其中高分化型預後較好。

 

 

頭頸部脂肪肉瘤有何症狀及危害?

常見症狀包括無痛的腫塊(80%)、局部壓迫(如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外觀畸形。危害方面,高分化型易局部復發,去分化和多形性型惡性度高,大機會轉移至肺或骨骼,5年存活率只有13%-26%。由於早期症狀易被忽視,延誤治療可能威脅生命。

 

 

頭頸部脂肪肉瘤的病因是什麼?

多數病例病因不明,但基因變異與環境因素的雙重作用下有機會誘發病變:

  • 基因異常:高分化型和去分化型常伴隨MDM2基因擴增,黏液樣型則與CHOP基因融合相關。
  • 環境因素:長期輻射暴露(如過往曾進行頭頸部放射治療)、遺傳易感性(某些人在外界環境影響的條件下呈現出易患多基因病的傾向)。

 

 

頭頸部脂肪肉瘤如診斷?

  • 超聲波檢查:初步區分脂肪瘤與肉瘤(高回聲團邊界模糊)。
  • CT/MRI:評估腫瘤範圍及是否侵犯血管、神經,黏液樣型可見“棉絮樣”密度。
  • 病理活檢:抽取活組織檢驗,需結合免疫組化(MDM2、CDK4陽性提示高分化型)。
  • 分子檢測:如熒光原位雜交(FISH)檢測MDM2擴增,輔助鑒別良惡性。

 

 

頭頸部脂肪肉瘤治療方法是什麼?

  • 手術治療:廣泛切除腫瘤及周圍正常組織,降低復發風險。同時需保護神經功能(如面神經)。
  • 放射治療:適用於腫瘤大過5cm病人,消滅手術可能無法切除的殘留癌細胞,可減少局部復發。
  • 化學治療:適用於多形性型,因多形性型對化療較敏感。
  • 標靶與免疫治療(仍在探索中)
    • 靶向藥物:針對MDM2擴增的藥物(如MI-773)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 免疫治療:PD-1抑制劑在部分病例中顯示潛力,需更多研究支持。

 

 

頭頸部脂肪肉瘤惡性雖強,若能及早發現及治療效果仍顯著。病人如果出現頸部腫塊迅速生長或反復復發,應即時求醫。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