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4-6號
騏生商業中心5樓02室
(近九龍酒店)
電話: (852) 3100 0555
傳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專科周振權醫生

脫敏治療:如何「訓練」你的身體告別敏感人生

脫敏療法是一種從根本上改變免疫系統對過敏原反應的長期治療方案。它不像藥物(如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噴劑)那樣只是暫時「壓制」症狀,而是像一名免疫教練,通過持續的「訓練」,讓身體從原本的過度反應(攻擊)逐漸轉變為免疫耐受(接受),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甚至治癒的效果。

 

 

一、核心原理:從「攻擊」到「接受」

想像免疫系統是一支高度警覺的軍隊,誤將花粉、塵蟎等無害物質(過敏原)當成了危險的敵人,一旦發現就會發動猛烈攻擊,引發過敏症狀。

 

脫敏療法的做法

從小劑量開始:給免疫系統注入極其微量的「假想敵」(純化的過敏原提取物)。

逐漸加量:讓免疫系統慢慢習慣這個敵人的存在,並發現它其實並不構成威脅。

持續維持:長期給予維持劑量,讓這種「和平共存」的狀態成為常態。

 

在這個過程中,免疫系統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減少產生針對過敏原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

刺激產生一種稱為免疫球蛋白G(IgG4) 的「阻斷抗體」。這種抗體能像盾牌一樣,提前與過敏原結合,阻止它們觸發IgE和肥大細胞,從而防止過敏反應發生。

促進調節性T細胞(Tregs) 的生成。這類細胞能有效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

 

 

二、脫敏治療流程

整個脫敏治療療程,通常持續3-5年,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1. 增量階段(Initiation Phase

逐步增加劑量,讓免疫系統逐漸適應,直至達到一個有效且可維持的目標劑量。此階段通常需持續3-6個月。

 

方法一:皮下注射(SCIT)

每週需到診所接受一次注射。

劑量在每次注射中逐漸微量增加。

每次注射後,必須在診所內觀察至少30分鐘,以防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嚴重蕁麻疹等),確保醫療人員能及時處理。

 

方法二:舌下含服(SLIT)

第一劑通常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之後,患者可每日在家自行服用(藥片或滴劑)。

將藥劑置於舌下保持1-2分鐘,讓黏膜吸收,然後吞下。

增量階段較短,通常幾天或幾週內即可。

 

 

  1. 維持階段(Maintenance Phase

長期以「目標維持劑量」刺激免疫系統,鞏固並加強其耐受性,以獲得長期效果。此階段是療程的主體,要持續3至5年。

 

方法一:皮下注射(SCIT)

達到目標劑量後,注射間隔可逐漸拉長,變為每2至4週注射一次。

 

方法二:舌下含服(SLIT)

患者仍需每天堅持用藥,不能中斷。

 

整個脫敏治療療程的成功極度依賴患者的配合。隨意中斷治療或停止用藥會導致前功盡棄,效果無法維持。

 

 

三、脫敏治療適用範圍與效果

適用於:

呼吸道過敏:對塵蟎、花粉(草、樹、雜草)、黴菌、寵物皮屑(如貓狗) 等引起的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和哮喘效果顯著。

昆蟲毒液過敏:對蜜蜂、黃蜂等叮咬會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患者,療效極佳(有效率超過90%)。

 

不常用於(仍在研究中):

食物過敏:目前僅有針對花生的脫敏療法批准,其他食物過敏的療法大多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需非常謹慎地在專業醫療中心進行。

嚴重/未受控制的哮喘:不適合進行此療法,因有引發嚴重發作的風險。

 

 

四、脫敏治療的潛在風險與副作用

脫敏療法總體上是安全的,但畢竟是在主動接觸過敏原,因此存在發生副作用的可能,通常分為局部反應(較常見)和全身性反應(較少見,但需警惕)。

 

局部反應:注射部位紅腫、瘙癢、硬結(通常在幾天內自行消退)。口腔發癢、舌下黏膜輕微腫脹、喉嚨不適(通常在用藥後不久出現,會隨時間減輕)。

 

全身性反應:症狀可能包括全身性蕁麻疹、哮喘發作、喉頭水腫、噁心、腹痛。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但極為罕見。這正是為什麼皮下注射後必須留下觀察,以及為什麼治療必須在醫院或診所並在醫生監督下進行的原因。

 

 

五、脫敏治療療效與注意事項

研究顯示,免疫療法能顯著減輕症狀、減少對藥物需求,並提高生活品質,其效果在停止治療後仍可持續多年。對於昆蟲叮咬過敏,有效率更高達90%以上。然而,它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且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依從性。治療絕對不能自行嘗試,必須在醫生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以確保安全與療效。

 

 

需要協助,請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及制定治療計劃(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