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賈先生,已經持續兩年有呼吸不暢、聲嘶情況,近期這些症狀持續加重,令他十分辛苦。此時,賈先生才想到要求醫,喉鏡檢查發現賈先生的左側聲帶有好似菜花樣的新生物,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顯示局部代謝異常增高,最終確診為《聲帶鱗狀細胞癌》。這個病例提示,長期聲音嘶啞需警惕惡性腫瘤可能,及時檢查避免病情惡化。」
聲帶癌是什麼?
聲帶癌是發生於聲帶(聲帶喉部振動發聲的關鍵結構)的惡性腫瘤,屬於喉癌的一種,佔喉癌的六成以上病例。聲帶癌類型以鱗狀細胞癌為主(96%~98%),早期多局限生長,但侵襲性很強,可以破壞喉軟骨或轉移至頸部淋巴結。
聲帶癌的常見症狀及危害有哪些?
- 聲音嘶啞:這是早期最典型的症狀,如果症狀持續超過2星期就要警惕。
- 咽喉不適:喉嚨有異物感、疼痛、咳嗽或吞咽困難,晚期痰中帶血或咳血。
- 呼吸困難:腫瘤阻塞氣道時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危及生命。
- 擴散風險:早期較為局限生長,較少出現淋巴結轉移,但後期腫瘤會侵襲周圍組織,使喉部功能受損,亦可擴散頸淋巴結,甚至遠程轉移至肺、肝等器官,不好治療。
聲帶癌的病因是什麼?
- 吸煙飲酒:吸煙人士患者患聲帶癌的風險比不吸煙人士增加10倍,如果同時有飲酒習慣,疊加作用就更顯著。
- HPV感染:部分聲帶癌病例與感染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
- 環境因素:長期接觸工業粉塵、空氣污染或職業性致癌物人士也是聲帶癌高風險群組。
- 性別與年齡:50~70歲男性是聲帶癌高發年齡層。
聲帶癌要做什麼診斷?
- 喉鏡檢查:電子纖維軟喉鏡可發現黏膜病變,採用窄帶成像術(NBI)這種新內鏡技術,可提高早期檢出率。
- CT/MRI檢查:可評估受聲帶癌侵襲的範圍及喉軟骨是否受累。
- PET/CT: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能夠檢測癌細胞是否有遠處轉移,並輔助分期。
- 病理活檢:通過組織樣本分析癌細胞類型。
聲帶癌治療選擇有哪些?
手術
- 激光微創手術:適用於早期聲帶癌,創傷小、恢復快,但可能會影響發音。
- 喉部分切除術:保留部分喉功能,適合腫瘤未擴散病人。
- 全喉切除術:晚期或復發病例需切除喉部,手術後需氣管造口。
放射治療
- 優勢:保留發音功能,適合高齡或合併慢性病患者。
- 局限性:可引起喉嚨疼痛、吞咽困難等後遺症。
綜合治療
- 放射+化療:晚期患者可利用放療先將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以提高生存率。
- 標靶+免疫治療:這些新興療法,能針對特定基因突變或增強免疫系統抗癌能力。
聲帶癌能及早識別和治療十分重要,如果你出現長期聲嘶要盡快求醫,若屬高危組群也是應定期篩查。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