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4-6號
騏生商業中心5樓02室
(近九龍酒店)
電話: (852) 3100 0555
傳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專科周振權醫生

耳腺癌:關注耳部異常,警剔風險與治療!

 

「50歲的曾女士,左耳道長期有分泌物流出和耳鳴,但她一直未有求診意願。不過,身邊友人突然確診耳癌,令她決心檢查清楚。不幸地檢查結果顯示曾女士左耳聽力有中度的傳導性聽力損失,另外CT電腦斷層也發現其乳突腔至鼓室腔的軟組織出現癌變,腫瘤名稱為「耳腺癌」。曾女士已進行了手術切除,接著還要進行化療及鼓室重建。」

 

 

耳腺癌是什麼?

耳腺癌是一種較少見的癌症,通常起源於中耳黏膜的腫瘤。它可能影響外耳、中耳或內耳的腺體,導致耳朵的腫塊、疼痛、聽力下降等症狀。耳腺癌的臨床症狀近似慢性中耳感染,故不容易引起病者的注意。有醫生提醒,如有耳道感染並採用了抗生素治療,但治療反應欠佳,並發現有異常的肉芽組織增生,就要警剔惡性癌腫瘤病變的可能。

 

 

耳腺癌的成因有哪些?

耳腺癌的成因尚不完全明確,但一些可能的風險因素和成因包括: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會導致局部細胞的DNA損傷,增加突變的可能性,從而可能引發癌症。例如,反復發作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以及長期挖耳習慣等,都可能成為耳腺癌的誘發因素。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耳腺癌或其他相關腫瘤病史的人群,患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此外,基因檢測發現,部分耳腺癌患者存在特定基因變異。

 

環境因素

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煙草煙霧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會增加細胞DNA結構的改變,另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如γ射線、中子射線等)的人士,患病風險也大增。

 

癌症患者

曾接受過頭頸部放射治療的患者,患外耳道癌的風險顯著增加。例如,經過放射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外耳道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較健康人群大增。

 

病毒感染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或反復發作的外耳道乳頭狀瘤有惡變的傾向。

 

為了降低耳腺癌的風險,建議定期進行耳部檢查,尤其是存在上述風險因素的人群,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長期接觸有害物質。

 

耳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 疼痛:耳朵或周圍區域感到疼痛或不適。
  • 聽力下降:可能會出現聽力減退或耳鳴。
  • 分泌物:耳朵可能會有異常的分泌物。
  • 面部麻木或無力:如果腫瘤壓迫到面部神經,可能會導致面部麻木或無力。
  • 淋巴結腫大:頸部或耳後淋巴結可能腫大。

 

 

耳腺癌如何治療?

耳腺癌由於具有侵襲性,它會攻擊四周的組統及骨質,所以要以根除性手術治療為主,加上放射治療。手術切除要盡可能完全地去除腫瘤及其周圍的受影響組織。手術後輔以放射治療,目的是消滅可能殘留的癌細胞,或手術無法完全切除腫瘤時作為輔助手段。如果癌細胞已經擴散或復發,就要進行化學治療。

 

 

遇有聽力下降,耳道流分泌物或其他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