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4-6號
騏生商業中心5樓02室
(近九龍酒店)
電話: (852) 3100 0555
傳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專科周振權醫生

耳廓與外耳道乳頭狀瘤 — 一種復發率高且有惡變風險的耳部腫瘤!

 

「58歲的杜先生,右耳悶脹,聽力下降,偶有耳道瘙癢及少量出血。耳部沒有外傷,但有長期挖耳習慣。檢查見其右外耳道中段有乳頭狀腫物,表面粗糙,易出血。純音聽力測試有傳導性聽力損失。增強CT顯示腫物局限於外耳道軟骨部,未侵犯骨部。手術切除後病理確診為「外耳道乳頭狀瘤」。此病與HPV感染及慢性刺激相關,診斷時要跟外耳道癌鑒別,需定期複診。」

 

 

外耳的腫瘤可來源於耳區域的各種組織,如皮膚、血管、神經以及外耳道骨質等等。較為常見的腫瘤類型包括基底細胞癌、外生骨疣、乳頭狀瘤、外耳道耵聹腺腫瘤(也稱外耳道汗腺腫瘤)和血管瘤等,此病大多是原發性良性腫瘤,少數則為惡性,其中惡性多由原發良性腫瘤惡變而來。接下來,我們將討論乳頭狀瘤(papilloma)。

 

 

外耳道乳頭狀瘤(papilloma of the outside auditory ductal, PEAC)

這是一種在耳鼻喉科不多見的腫塊,主要出現在外耳道軟骨部分,多數屬於良性腫塊,也有少數原發於中耳或耳廓。患者90%是男性,並以成年男子居多。發病年齡範圍通常在25至55歲之間。普遍認為此病與病毒感染及局部長期慢性刺激有關。本病有2%的機率會發生惡變。

 

 

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症狀

早期階段時,往往無明顯症狀,但當腫瘤充滿外耳道時,則有阻塞感、癢感或聽力下降等情況。有些患者挖耳時會出血,並掏出肉塊狀物體。如果發生感染,病人會感到耳痛,耳流膿。在檢查中可見到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表面粗糙,帶蒂或無蒂的棕黃色突起物,觸感偏硬。如有感染情況存在,可見紅腫充血的肉芽組織。如局部血循環不佳則呈黑色且部份會自然掉落。要是腫瘤快速增生,會侵襲中耳和乳突,偶有在耳廓後方形成瘻管。此外,由於本病潛在惡變風險,故需要注意檢查耳周圍的淋巴結是否有腫大或異樣。

 

 

診斷外耳道乳頭狀瘤

通常依據患者既往病史以及進行詳細的耳部檢查即可做出初步判斷,而通過病理活檢則可確定診斷。

 

 

治療外耳道乳頭狀瘤

治療必須手術徹底切除,若有出現感染的則先控制炎症。由於,外耳道乳頭狀瘤復發率高,所以手術後傷口需要塗上針對性敷料或電灼處理。如果已侵犯中耳及乳突組織,則需進行中耳乳突根治術。如已出現癌變情況,手術後還要進行放射治療作為補充療法。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