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王先生,長期從事戶外建築工作,近半年發現鼻尖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紅色腫塊,表面粗糙,偶爾出血。起初以為是普通暗瘡,但腫塊逐漸增大並形成潰瘍,伴隨疼痛和結痂。就醫後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外鼻鱗狀細胞癌」。這跟王先生長期在強烈陽光下工作有關,最終王先生接受了手術切除,同時配合放療來控制病情。這個病例提醒大家,鼻部出現異常需重視。」
外鼻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發生在鼻部皮膚的惡性腫瘤,起源於表皮最外層的鱗狀細胞,較基底細胞癌少見。常見誘因包括長期紫外線照射、免疫抑制或化學物質接觸等。與其他部位相比,鼻部皮膚較薄且血管豐富,腫瘤可能更快侵犯深層組織,需早期治療。
外鼻鱗狀細胞癌的初期症狀,常呈小疣狀腫物或皮膚淺表潰瘍,邊緣不齊。潰瘍部位逐漸發展成難以癒合,菜花樣或火山口樣的潰瘍。病變部位長有紅色肉芽,觸碰易出血,有明顯疼痛感。鱗狀細胞癌發展較快,常向耳前、下頜下淋巴結轉移。如果外鼻皮膚出現潰瘍,經藥物治療2周仍無效,應警剔惡變的可能,盡早就醫。
長期紫外線照射是主要誘因;慢性炎症刺激,如長期鼻部濕疹、燒傷瘢痕或放射性皮炎;免疫抑制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或HIV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較易患病。
治療方案視乎腫瘤分期、位置和患者健康狀況。
外鼻鱗狀細胞癌雖屬惡性,但早期發現治癒率極高。若發現鼻部不明腫塊、潰瘍或顏色改變,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