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朱女士,半年前耳朵出現堵塞感、耳鳴、耳痛及聽力下降等症狀而求醫。檢查發現朱女士的外耳道有腫物,並且因為繼發感染,腫物表面已糜爛,耳道潮濕,壓痛明顯。朱女士接受了顳骨CT檢查,顯示其外耳道的腫物邊界清晰,中耳乳突的骨質則無受到破壞。由於耳道有繼發感染,所以醫生為她做抗感染治療,之後再做了病理檢測,確診為《外耳道耵聹腺瘤》。」
耵聹腺腫瘤起源於外耳道軟骨部耵聹腺導管上皮和肌上皮,病理組織學可分為耵聹腺瘤、耵聹腺癌、腺樣囊性癌等,其中惡性腫瘤約佔外耳道耵聹腺腫瘤7成。發生部位以外耳道底壁和前壁多見,有時也會發生在中耳。患者以30歲及以上的成人居多。雖然耵聹腺瘤生長緩慢,但它具侵襲性,局部切除復發率也高。
早期多無症狀,癌腫瘤增大後才引起耳阻塞感、耳痛和聽力下降等反應。若出現繼發性感染,可併發流膿、流血、耳痛加重等等表現。耵聹腺瘤的外觀似息肉,顏色多數呈灰白色,它的表面光滑並覆蓋正常皮膚,質地靭硬。
具體成因不明,但可能有下列因素:
耵聹腺瘤必須做病理檢查才能確診。當患者有以下情況,應考慮外耳道耵聹腺瘤的可能,需要進行活組織檢病理分析鑑別:
治療方面,由於外耳道耵聹腺瘤對放射線不敏感,所以仍以手術切除為首選,通常涉及切除鄰近的淋巴結。雖然外耳道耵聹腺瘤在病理組織學上多屬良性,然而手術後較易復發,為降低術後的復發機率,手術切除範圍需距腫瘤邊緣0.5cm,深至軟骨膜或骨膜,切除後創面需皮瓣修復,否則易造成外耳道狹窄。
另外,外耳道耵聹腺瘤的惡變機率甚高,曾有瘤細胞分化良好,卻發生遠處轉移的個案,所以治療原則基本上按照治療惡性癌腫瘤的方式處理。治療後仍需長期隨訪跟進。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