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崔先生,近一年來右側鼻腔一直鼻塞,甪過醫生被診斷為鼻瘜肉,用過一些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不明顯。崔先生半年前決定接受意見做鼻瘜肉切除手術,崔先生透露手術後,當時只做了CT檢查,沒有做活檢及手術後也沒有將切除出來的組織送往做病理檢查。手術後之後幾個月內他的呼吸確是通順了,但幾個月過後,右側鼻腔又鼻塞,而且症狀加重了,同時發現嗅覺減退和出現間歇性頭痛。崔先生唯有再次求診,最後診斷並非鼻瘜肉,而確診為《嗅神經母細胞瘤》。」
嗅神經母細胞瘤屬於惡性鼻腔癌腫瘤,來源於鼻腔頂部的嗅神經外胚層。這個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的人士身上,不過統計顯示,有兩個發病高峰,分別是10-30歲和50-60歲這兩個年齡組別,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無遺傳及種族之間的差異。嗅神經母細胞瘤通常出現在鼻腔頂部、上壁及側壁,其病程發展雖然較緩慢,但它具有侵襲性,可侵及篩竇、上頜鑟、蝶竇和額竇,也可向眼眶、鼻咽部、顱底及顱內侵犯,也可以向頸淋巴轉移或遠桯轉移。
嗅神經母細胞瘤發病十分隱匿,所以難以及早期發現,臨床上常與鼻瘜肉混淆。但它的病理特徵與鼻瘜肉不同,嗅神經母細胞瘤的組織呈灰紅色,布滿血管,雖呈瘜肉狀,但質地較軟較薄,觸碰容易出血。顯微鏡下細胞形態具有神經上皮瘤和神經母細胞瘤的特徵。要確定可做CT電腦掃描檢查、鼻內鏡取活組織作活檢。不過取活檢時要特別留意,由於腫瘤充滿血管,不能過多切除,以免造成創傷和出血而出現擴散風險
鼻內鏡手術的優勢是手術區視野清晰、切除得更徹底,而且損傷小,手術後很快可以做放療。以崔先生的情況為例:
他第一次手術前的CT就發現已經有右側篩竇和顱底的骨質破壞,所以當時的鼻腔腫物應該是嗅神經母細胞瘤。手術後也未有做病理檢查確切找出病因,就這樣被誤診為鼻瘜肉,延誤了最佳的手術時機。
崔先生這次活檢檢查證實是《鼻腔嗅神經母細胞瘤》,治療以鼻內鏡手術切除為主,但顱底已受破壞,手術徹底切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手術後要輔以放射治療,以防復發。崔先生治療後兩年,復診鼻竇CT未見腫瘤復發。
鼻腔反復鼻塞,鼻疾治療後很快復發,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面部整形治療、醫學美容服務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