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4-6號
騏生商業中心5樓02室
(近九龍酒店)
電話: (852) 3100 0555
傳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專科周振權醫生

內淋巴囊腫瘤:聽力下降背後的“元兇”!

 

「30歲的郭小姐左邊耳的聽力明顯下降,而且持續出現耳鳴。她向耳鼻喉科求診。檢查發現她的倆則外耳道通暢,鼓膜正常,而面神經和後組腦神經功能也沒有異樣。但做純音測聽時,就發現她的左耳存在感音神經性耳聾,郭小姐透露她之前曾接受過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不過成效不佳。郭小姐也做了顳骨的MRI檢查,結果發現在她左邊內聽道後方有一腫物,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另她的內耳有出血症狀。最終確診為《內淋巴囊腫瘤》。郭小姐經過手術治療後,功能回復正常,手術後一年未見腫瘤復發跡象。」

 

 

內淋巴囊腫瘤是什麼?

內淋巴囊腫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簡稱 ELST),屬於生長緩慢的顳骨腫瘤之一(顳骨是圍繞耳朵前後的骨頭)。腫瘤起源於內淋巴管或內淋巴囊系統,故又稱為內淋巴囊低度惡性腺癌。腫瘤的特點是呈破壞性生長,易出血,以內淋巴囊為中心,侵襲周圍的重要神經血管。內淋巴囊腫瘤多為散發型,即單獨發生,但也跟視網膜血管綜合征(VHL) 相關。VHL病常導致血管母細胞瘤、腎細胞癌、腎囊腫、嗜鉻細胞瘤、胰腺內分泌腫瘤、胰腺囊腫和內耳淋巴囊腫瘤等。內淋巴囊腫瘤的發病年齡層以40-50歲多,早期病徵主要是耳方面的症狀,比如聽力下降、耳嗚、眩暈等,隨著腫瘤增大可侵入橋腦小腦角、累及顱面神經,又或侵犯鼓膜或進入外耳道。

 

 

內淋巴囊腫瘤症狀有哪些?

症狀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耳鳴、眩暈。隨腫瘤發展會侵襲周圍神經,面癱、聲嘶、嗆咳、複視等神經受損的症狀也出現。內耳出血也是內淋巴囊腫瘤的早期表現,內耳出血可引致特發聽力下降。另研究發現此病與視網膜血管綜合征(VHL) 密切相關,VHL患者中有六成以上的人會出現聽覺前庭症狀,即近似耳水不平衡狀態,嚴重眩暈、頭暈、噁心、嘔吐、難以保持平衡等。

 

 

內淋巴囊腫瘤如何治療?

治療內淋巴囊腫瘤以手術切除為主,就以上述郭小姐為例,她除了內淋巴囊腫瘤,還有內耳出血。MRI則顯示內淋巴囊腫瘤已累及半規管及前庭,手術的入路就要慎重思考,最後採用走迷路徑路內淋巴囊腫瘤切除術。手術後並沒有出現腦脊液漏或面神經功能障礙等併發症問題,手術成功。

 

 

內淋巴囊腫瘤對聽力的損害性很大,一旦確診內淋巴囊腫瘤,建議應儘早手術治療。儘管手術未能完全將聽力逆轉過來,但也能改善症狀和保護殘餘聽力。更重要的是防範腫瘤持續破壞其他腦神經而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