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頸部腫瘤是指頸部區域出現異常腫塊或突起,常見於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由於此階段孩子頸部肌肉較薄、皮下脂肪少,腫塊容易被觸摸發現。雖然多數為良性,但仍需謹慎評估,避免延誤治療。以下將從成因、常見類型及診斷方式全面解析,協助家長掌握關鍵資訊。
先天性囊腫
因胚胎發育異常所致,常見類型包括:
感染發炎
免疫系統對抗病原體時,可能引發淋巴結或唾液腺腫脹:
惡性腫瘤
當發現孩子頸部有腫塊時,耳鼻喉醫生會綜合以下因素進行診斷:
備註:家長可記錄腫塊的變化細節(如生長速度、伴隨症狀),協助醫生縮小診斷範圍。
腫塊會自行消失嗎?
先天性囊腫或感染引起的腫脹可能隨時間或治療改善,但反覆發炎或持續增大需就醫。
需要開刀嗎?
甲狀舌骨囊腫或腮裂囊腫若反覆感染,建議手術切除;斜頸則可透過復健改善。
如何預防感染?
保持口腔衛生、避免擠壓腫塊,並按時接種疫苗(如MMR預防腮腺炎)。
兒童頸部腫瘤雖令人擔憂,但多數為良性且可治癒。家長應避免過度恐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電話3100 0555)。透過專業檢查與適當治療,能有效解決問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