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4-6號
騏生商業中心5樓02室
(近九龍酒店)
電話: (852) 3100 0555
傳真: (852) 3100 0556

耳鼻喉專科周振權醫生

下頜下腺腫瘤:如何診斷與治療,手術後會留疤嗎?

 

上文我們談過什麼是下頜下腺腫瘤,良性和惡性腫癌的區別和症狀,今次會談談如何診斷及治療下頜下腺腫瘤。

 

 

下頜下腺腫瘤如何診斷?

  1. 觸診:可了解腫塊和頜骨的關係,較大腫塊常將下頜骨下緣包繞其中,舌下區也可觸到腫瘤破壞情況。
  2. 超聲波檢查:雙側對比了解下頜下腺病變的情況,單作一側易誤診。
  3. 影像學檢查:X光可了解下頜骨質有無破壞及破壞範圍。CT掃瞄可留意到下頜下腺多形性腺瘤為均勻或不均勻的高密度軟組織腫物。而惡性腫瘤則表現為包膜不完整,邊界欠清晰,腫瘤或病變組織向周圍正常組織的擴散和侵入,淋巴結腫大等。
  4. 細針穿剌細胞檢查:是較為有效的輔助檢查方法,但切忌進行活組織檢查。細針穿刺細胞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和活組織檢查(Biopsy)並不是同一種檢查,但它們都是用於診斷疾病的醫學程序。

 

 

發生在口水腺上的疾病各式各樣,有炎症或腫瘤,有良性也有惡,如何鑑別下頜下腺腫瘤與其他口水腺腫瘤呢?

 

  • 慢性下頜下腺炎可引致腺體纖維化,下頜下腺會出現呈硬化的腫塊,而且病人大多有進食時下頜下腺腫大、疼痛或曾排出口水結石的經歷。

 

  • 下頜下腺淋巴結結核一般沒有特異性症狀,但腫塊或可自動清失,要鑑別不太容易,進行細胞檢查有助診斷。

 

  • 頸動脈瘤的典型位置是頸動脈三角,但也有不少病例是在下頜下腺後下部出現腫塊,跟原發於下頜下腺腫塊極度相似。不過頸動脈瘤因血管關係而具搏動反應,聽診時有雜音,透過血管造影、超聲波或CT檢查就能區別。

 

  • 神經鞘膜瘤也常在下頜下腺後方出現腫塊。不過腫塊無搏動性,多位於頸外動脈的深層,可順延頸動脈走向生長,病人咽側可見腫塊突出。

 

  • 鰓裂囊腫的腫塊質地柔軟,呈波動感,穿刺細胞檢查能抽出黃色液體。

 

 

「多形性腺瘤」和「腺樣囊性癌」如何治療?

  • 手術切除

多形性腺瘤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下頜下腺。

下頜下腺惡性腫瘤的根治原則是切除下頜下腺外,還包括二腹肌前、後腹及口底肌,這些涉及頸和口腔的肌肉結構。如果腫瘤包繞下頜骨,或相關骨質受破壞,就要切除下頜骨。癌細胞若侵犯周圍淋巴結,進行下頜下腺切除時應將腺內及腺周接近腫瘤的淋巴結一併切除。如果癌腫瘤已轉已頸淋巴結,需進行選擇性頸部清掃術,清除那些最有可能受到癌細胞影響的淋巴結。

 

  •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作為下頜下腺癌的輔助治療,作用是減低癌症的復發。對於腺樣囊性癌,手術後輔以放射治療是必須的,而且宜早不宜遲,最好在手術後6周內進行。

 

  • 化學治療

主要針對後期或復發的下頜下腺癌。化療也適用於只進受保守治療的病人。

 

 

手術切除會留疤嗎?

手術切除必定會留有疤痕,只是目前手術器械及內視鏡,還有達文西機器手臂的先進發展,能讓頭頸外科醫生在進行下頜腺手術時,將手術切口隱藏起來,避免出現明顯的手術傷疤。詳情請咨詢你的主診醫生。

 

 

有任何耳鼻喉問題,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電話3100 0555)。

 

 

資料來源:

香港耳鼻喉專科

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

提供耳鼻喉科服務、頭及頸外科服務

聽力及言語治療、驗配助聽器服務

人工耳蝸植入、睡眠障礙治療

https://www.hkentspecialist.hk

註: 本站無論中文繁體,中文簡體和英文內容所提及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僅供讀者參考,並不代表本站推薦該種療法,亦不能代替專業醫生診治,讀者如有需要,應該尋求專業醫生意見或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另所有文章內使用的人名均為化名。